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環保三年級作文篇一
媽媽正要把剩飯剩菜往垃圾桶里倒,我連忙跑去阻止:“媽媽,這是濕垃圾,不要和干垃圾裝在一起!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東西,比如廢電池和過期藥品,也不能和普通垃圾裝在一起,它們可能,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媽媽笑了笑,把那一袋垃圾放進了廚房專用垃圾桶。
隨后,我們清理出幾節廢電池和一些過期藥品。這回,沒等我提醒,媽媽就找來兩個小紙袋分別將電池和藥品裝進去。最后,我把桌上的空塑料瓶、飲料罐裝進一個大袋子,和廢報紙以及過期雜志放在一起,說:“等一下我們把這些直接送到垃圾回收站吧,不要丟在垃圾桶里了!”
我們下樓,把裝剩飯剩菜的垃圾袋扔進“濕垃圾區”;接著,把瓶瓶罐罐送到回收垃圾的阿姨那里;來到小區門口,把廢電池一節一節塞進“廢電池回收桶”;最后,到大藥房把過期藥品放進回收箱。
我們既要把家里變干凈,同時也要把地球變干凈,不能把家里的垃圾帶到屋外就不管了,即使在屋外也要保護環境,不亂扔垃圾、進行垃圾分類,讓我們一起保護地球,讓它永遠干凈美麗吧!
環保三年級作文篇二
鄭州市環保局的叔叔阿姨你們好:
我是創新街小學六七班的一名學生。我從小就在鄭州長大,家鄉的發展變化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現在的鄭州到處都可以見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字樣。在馬路邊上,各種各樣的垃圾桶美麗極了。最近,大家都提倡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分開。
可是光分開不行,還要在垃圾桶上寫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的種類,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是什么。如果有些人不知道就會亂丟一氣,這樣不僅起不到環保和垃圾分類的作用,還會給垃圾場的工作人員帶來困擾。此外我還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
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等公交車。開始我們是高高興興出門,可是當發現公交車站旁邊有一個垃圾桶。里面的垃圾已經發臭了,路過的行人紛紛捂著鼻子繞道走。后來,凡是有垃圾桶的,我都仔細觀察有沒有臭味兒。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現在的垃圾桶都是固定的,不像以前那樣可以把垃圾倒出來。因為垃圾桶是固定的,那些環衛工人早晨清垃圾的時候,只是簡單的把表面的垃圾檢出來底部無法清理到。
由此可見,垃圾桶發臭不是因為環衛工人不負責,而是垃圾桶的設計有問題。我在此希望,為了家園的美麗,為了空氣的'清新,環保局叔叔再叫人設計一些既實用有好看的垃圾桶,不要再讓臭味來污染我們的清新空氣。
環保三年級作文篇三
讓天空碧藍深遠,讓河水清澈見底,讓草木枝葉茂盛,讓動物自由自在地生活,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
但是,這只是夢想,讓我們把目光轉向現實吧。樹木砍伐,排放污水,汽車尾氣,漸漸在吞噬我們曾經美好的家園。
聽媽媽說,城外南郊的垃圾堆得像小山一樣。風一吹,白色的塑料袋漫天飛舞,所以人們說,城郊一片白茫茫。
是啊,垃圾,我們生活中的附屬物,每天我們都在制造垃圾。不說其他家,我們家每周平均產一滿袋垃圾,一周產的少,一年呢?一年十二個月,一個月四個星期,四個星期四袋,一年就是四十八袋,那兩年就有九十六袋,我們的鄰居有十一戶,整樓每年要扔多少袋垃圾呢?一千零五十六袋一個城市的樓房要扔多少袋拉圾呢?這樣的帳不敢再算下去了,真是觸目驚心!
如果政府沒有辦法處理這些垃圾,把垃圾放在家里五六天,將會是什么感覺呢?心里一定很煩躁,到處臭氣熏天,正在生活在垃圾堆里,還有心情干好其他事情么?
我在生活中不是一個只知道扔,不管后果的人。每當看見分類垃圾箱時,我都依靠掌握的知識,認真的分類,再扔進去的。當我作環境污染調查的時候,我邊記錄,邊把垃圾隨后撿起來,放到它們應該去的地方,我一定要把這個好習慣保持下去。
大地是我們共同的母親,我們非要同母親作斗爭嗎?如果非要作斗爭,那么就會兩敗俱傷。
茂密的森林不見了,到處都是臭水溝,
肥沃的土地不見了,到處都是沙塵暴。
美麗的天空不見了,到處都是塑料袋。
地球上的人類不見了,到處都是垃圾…
想一想,多么可怕啊。我們和母親的斗爭難道還要再做下去嗎?我多不想讓這樣的悲劇上演。人們,愛護環境,從自身做起,好嗎?
環保三年級作文篇四
不知從何時起,“霧霾”、“pm2.5”這些可怕的單詞頻繁地出此刻我們的日常生活里,尾氣排放、噪音等伴隨著我們艱難地成長,生活在城市里的我們,很難再看到夜晚星空的璀璨,很難再聆聽百靈鳥清脆的歌聲,好懷念那些青山悠悠、綠水長流的日子,那份古樸的氣息直到此刻依然還刻劃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有機會離開渲囂熱鬧的城市,我們義無反顧地投入了大自然母親的懷抱,像迷失方向的孩子最后找到了媽媽,忍不住鉆進她的懷里撒起嬌來。
看,柳芽兒搖曳著曼妙的身段,小花兒羞羞答答地露出了粉紅的臉蛋,春風拂過臉頰留下了一絲暖意,掠過了輕柔的長發,“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那是春的明媚和溫暖。
當一樓斜陽慵懶地照射進庭院,當知了發出了擾人的鳴叫,當荷花綻放出了別樣的豐采,當天空開始像小娃娃一般毫無征兆地時而哭時而笑時,我們明白,那是夏的熾熱和壯麗。
滿城的稻谷吐露出金黃色的芬芳,翻滾著煞是好看的千層波浪,瓜果飄香,爭奇斗艷,豐收的喜悅就在眼前,但絕不妖嬈,絕不霸道,秋水共長天一色,那是秋的含蓄和大氣。
清洌的空氣中傳來了爆竹聲聲,白雪皚皚像是給大地蓋了上一層厚厚的雪毯,薄薄的層霧中吹起了裊裊炊煙,讓人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冰清玉潔的梅花傲然獨立,喧香遠溢,那是冬的淡泊和迷人。
如此這般美麗的大自然,我們怎忍心讓她受傷?古人云:“竭澤而漁,豈不得魚,而明年無魚。”作為現代人的我們,更就應懂得如何去保護我們的大自然,保護我們周邊的環境,不要一味地亂砍亂伐,節約我們有限的水資源,保護可愛的動物們......大自然的生命需要我們悉心地延續,為了讓我們能頭頂一片純凈的藍天,腳踩一個富有神韻的大地,讓我們攜手“親近自然,保護環境”,記住:沒有自然就沒有人類!莫“竭澤而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