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職業(yè)形象直接關(guān)聯(lián)教育行業(yè)的公信力。師德失范事件會損害公眾對教育體系的信任,甚至引發(fā)社會質(zhì)疑。因此,加強師德師風建設(shè)是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必要條件。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師德師風演講稿一等獎,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師德師風演講稿一等獎1
春風不語化桃李,弦歌不絕潤新苗
“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會議上對青年學生的寄語。當代青年學生如此,當代教師又何嘗不是?生逢盛世,何其有幸,身為教師又是何其榮幸。在這片充滿希望的教育沃土上,我們大可以縱情揮毫,書寫屬于自己的教育人生。我總會想,我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老師?我又能成為一個什么樣的老師?20xx年,我來到如今的工作崗位,自那天起,我如愿的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也是自那天起,我的人生有了新的方向和目標。在我身邊,以及當今社會上,有很多優(yōu)秀的前輩及同仁。在他們身上,我仿佛找到了答案。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正所謂“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為人師者,亦以修德為先。
縱春光,只愿蘭蕙結(jié)芳質(zhì),不悔此生付秋風
一介書生,三尺講臺。一身布衣,兩袖清風。選擇了教師就等于選擇了寡淡歲月,平淡的生活,這是一個平凡的崗位。在這里,自行車載著他們“走遍”小縣城兩點一線的生活,從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到夜半月至中央,他們都奔波在路上。她們是正在哺乳期的新手媽媽,撒手家中幼子,只因念著“我還有一群孩子”。他們是風燭殘年的老前輩,忍受身體病痛,也要陪孩子們走完高三的最后一程。他們是女兒、兒子,也是母親、父親。可此刻他們只知道有那么一群孩子還坐在教室里翹首以盼。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也不是一年,而是往復(fù)幾十年。他們或許脊背已彎,或許早已步履蹣跚,可心中信念依舊既堅且磐!
困風霜,長松本應(yīng)扶明堂,只因真心臥丘壑
風雨兼程是人生常態(tài),疲憊不堪是生活狀態(tài)。可盡管如此依舊要保持奮進姿態(tài),懷揣積極心態(tài)。正所謂“憂道不憂貧,謀道不謀食。”身為教育工作者,“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早已被我們視為畢生準則。學生時代的我便已被張玉滾老師的事跡深深打動。“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zhí)鞭上課。”如今,當我有了學生后,對此,我再一次體會其中深意。不問“房有幾間,地有幾壟。”但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萬事不離初心。
渡百舸,拳拳丹心愿做槳,渡盡天下苦行客
教育是一場向美而行的遇見,是一場溫暖人心的堅持,是心守一抹暖陽,靜待一樹花開。比起嚴師出高徒,我更認可“愛心出高徒”。教育是用一顆心去溫暖另一顆心,是有溫度的藝術(shù)。學海茫茫,眾人皆是苦舟行者。高中生活是忙碌的,孩子們都在和時間賽跑。晚自習的空當,回家就餐就無法在校援疑置理。可留在學校就意味著要餓著肚子上自習。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我也發(fā)現(xiàn),同事們的辦公桌抽屜里,總是特意放著些飽腹的餅干和牛奶,留給沒吃飯的學生。這樣的小事兒往往不起眼,可就是這樣不經(jīng)意的小事兒,老師們做了一年又一年。也正是這群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他們用熱愛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參鄉(xiāng)學子。而這群來自大山腳下的孩子,他們也可以走進大都市的高樓殿宇,他們也能走向祖國的湖海山川,也能參與“蛟龍入海”,也可嘗試“九天攬月”。想一切不敢想,讓一切不能成為可能。
成長之路,以愛相伴。教育之路,以德相隨。有道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身為當代教育工作者,我們深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重量。“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觀其師而后成其才。要想學生學有所成,為人師者,便要事必躬行;要想學生成才立德,為人師者,便要修言修德。給人以星光者,心懷炬火!古人云:“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為蒼生治水者,不可使其沉溺于湖海。”而作為教師,承擔了“為往圣繼絕學”的使命重任,我們愿做新時代教育事業(yè)的“抱薪者”“治水者”,甘心“斃于風雪”“溺于湖海”,只求不負期望,不愧己心。
教育之路道阻且長,可人的一生總有數(shù)不盡的關(guān)山難越,可縱使渺小如我輩,也想攀一攀這難越關(guān)山。
師德師風演講稿一等獎2
忘記與銘記
席慕容說,生命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我們都是那個過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記,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銘記。我們乘坐著各自獨有的船,在左岸與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記該忘記的,銘記該銘記的。
從教十四年,忘記了徹夜明亮,準備公開課的煎熬,銘記著“課堂是教師的主戰(zhàn)場”;忘記了輾轉(zhuǎn)反側(cè),思慮學生問題的煩惱,銘記著“教育就是一個不斷反復(fù)糾錯的過程”;忘記了披星戴月,不管不顧自己孩子的清早,銘記著“我既然選擇了教育這一職業(yè),我就要把我的青春、我的熱情、我的全部精力都獻給它!”。這一切,源于我內(nèi)心最深沉持久的力量——熱愛。
我曾愛得驚濤駭浪
面對那個一天兩天天天交不全作業(yè)的他,面對那個衛(wèi)生紀律學習樣樣稀松的他,面對那個越禁止什么越嘗試挑戰(zhàn),越強調(diào)什么越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的他……我曾口無遮攔暴跳如雷,最后拂袖而去……直到有一天,看到這樣一句話:“你不知道哪句話會影響孩子一生,所以你只能假設(shè)每一句話都可能影響孩子一生。”我忘了那個交不上作業(yè)的他,沒有媽媽,早晨靠鬧鐘叫醒,等不到為他做早飯的父親的身影;我忘了那個樣樣稀松的他其實是個電腦高手,線上周測排成績做表格他分分鐘搞定;我忘了班里的那個“叛逆少年”,在體育場上身手矯健,是個喜歡聽同齡人傾訴的“樹洞”而不顧自己一身泥濘……
親愛的我啊,當你恨鐵不成鋼的時候,你嚴厲的措辭可以適度溫和一點,盡量不要傷了他們的自尊,你憤怒的情緒可以收斂一點,盡量不要因為自己的怒火而灼傷了他們對未來的夢想。在他們膽小自卑、實在無法提高成績的時候,你可以對他們稍稍憐憫一些,有的孩子真的不能靠成績吃飯,但誰也不敢保證,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里就沒有風花雪月,詩詞歌賦。我怎能以“愛的名義”去抱怨,去苛責,去傷害呢。
在對方身上喚起有生命力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愛啊!
我的愛變得溫柔以待
為每一個孩子建立一份“成長檔案”,在歲月的褶皺處也能發(fā)現(xiàn)他們可圈可點的優(yōu)長,我將叉腰抱臂的居高臨下,換成款款深情的文字:
“小大人峻峻,還記得開學報道第一天,我?guī)闳崴浚阒鲃訐屵^我手中的水壺。你吃過別人沒有吃過的苦,你知道離自己需要的,想要的還差很遠,那就奔跑吧,即使赤著雙腳!”
“電腦高手小志,最近班級喊口號你嗓門很大,你曾說作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我們不能只看成績,對啊,方方面面都有長進了,成績也不在話下!你要學會自我管理,暫時的落后怕啥?”
“體育健將小森,見證了你的喜怒哀樂,感謝你對老師多了一份信任,你請假一周了,回來吧,同學們還想聽你講《紅樓夢》呢!運動會咱班靠你擲鉛球呢!”
記錄點滴,點滴都值得記錄。換位思考,我要去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以身示范,我雖無法成為“至圣”,但努力靠近他的“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愛是驚濤駭浪,愛更需要溫柔以待。
明天,也許我就忘了今天的絞盡腦汁,但我會銘記“教孩子一天,想孩子一生”,忘記該忘記的不快和瑣碎,銘記該銘記的深刻與永恒。我的這份愛定將源源不斷,滔滔不絕。
師德師風演講稿一等獎3
不忘初心修師德,牢記使命鑄師魂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的高度評價。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學校看望慰問教師或給他們致信,在不同場合對廣大教師提出殷殷希望。在這個新時代,教師的師德怎樣才能煥發(fā)出新的魅力呢,前有開山人,后有傳承人。如此薪火相傳,定能久久為功。
20xx年8月,我有幸加入了一個團結(jié)奮進的大家庭,在工作中我結(jié)識了許多在三尺講臺默默耕耘了幾十年的教師。“吉林好人”“最美白山人”殷老師,40年教齡,高級職稱,兒子在上海當機長,有著讓我們這些晚輩艷羨的高收入,他總是很“吝嗇”,穿兒子淘汰下來的制服和鞋子。但我們都知道他對貧困學生有多慷慨。二十多年來,他自費資助的學生有近600人,義務(wù)輔導時間超過1000小時,愛心助學協(xié)會籌措資金達百萬,走訪路程累計相當于“萬里長征”。他說,年齡大了,對吃穿沒有什么高要求,可在他樸實的笑容里,我學到了師德里有一種付出叫“無我”。
55歲的陳老師,因多年長時間的站立形成了嚴重的腿疾和腰傷,大家勸她請假休養(yǎng),她輕描淡寫地說,講起課來就忘了疼了!學生勸她,坐著講課吧。陳老師輕描淡寫的說,那樣影響講課效果。每每看見消瘦了十多斤的她,扶腰堅持給學生上課的身影,我學到了師德里有一種隱忍叫“忘我”。
薪火相傳,青年教師當中也不乏高尚師德的傳承人,在校園里,經(jīng)常會看到一個意氣風發(fā)的身影——“最美教師”賈老師,一名干練的數(shù)學班主任。18年來,在長期超負荷的工作狀態(tài)下,她曾經(jīng)清脆圓潤的嗓音,變成了現(xiàn)在的嘶啞。20xx年春節(jié),她和學生隔離在家里,為了不影響還有4個月就高考的學習進度,她從大年初五就開始無償帶領(lǐng)學生復(fù)習,保證學生每天都能在線聽到兩節(jié)數(shù)學課,每節(jié)課都是一個半小時。上完課后,她還會在晚上領(lǐng)學生們多做一套數(shù)學綜合題,這樣一直堅持到高三復(fù)課。她每天都要講授三、四節(jié)課,晚自習里近3個小時也不厭其煩地逐個指導學生。可是對于自己的家人,她做的太少了,兒子生病了,她疏于照顧,扔給了父母;父親病危了,她帶學生完成了會考復(fù)習,才匆匆回到老家盡了最后一份孝心。她常說,在她的人生里最正確的事,就是成為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在她常常因愧對家人而黯然神傷里,我學到了師德里有一種堅持叫“舍我”……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要追求的,不僅是家庭的溫暖,還有不懈的責任和深沉的家國情懷。這位青年教師身后,還有無數(shù)位優(yōu)秀的青年教師。疫情期間,他們爭先上網(wǎng)課,開學伊始,他們爭做班主任,晨光熹微時,他們已經(jīng)帶領(lǐng)學生早讀,星辰滿天時,他們還在陪著學生看書。他們以蓬勃的生命和濃厚的情感豐富著新時代的師德。
螢火微光,聚之成芒。在白山這片教育凈土上,作為青年教師的我們始于初心,源于熱愛,成于堅守,薪火相傳,砥礪前行,必定會以更加昂揚的姿態(tài),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努力的奮斗,續(xù)寫高尚師德師風的新篇章!
師德師風演講稿一等獎4
《在平凡的日子里做有光的老師》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作為一名入職剛滿一年的新教師,接到這個演講主題時,說實話,我有點慌。"鑄魂強師"這么宏大的主題,我這個每天忙著備課、批改作業(yè)、追著學生交作業(yè)的新老師,真的能做好嗎?
但這一年來,我發(fā)現(xiàn)教育的美好,往往藏在那些不起眼的日常里。
早上7:30,我匆匆趕到辦公室,發(fā)現(xiàn)桌上放著兩個包子,底下壓著張小紙條:"老師,昨天您因為講題沒吃晚飯,記得吃早餐。"落款是課代表小王。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來師生之間的溫暖,是這樣流動的。
每次大課間,總有幾個學生來辦公室"蹭問題"。有的問的是作業(yè)里的困惑,有的問的是科幻電影里的物理BUG,而上周有個學生特別認真地問我:"老師,您說水在如果真空中,常溫下就會沸騰,那宇航員在太空站怎么泡方便面啊?"我一時語塞,趕緊查資料,第二天專門給他做了個科普小視頻。這些看似不著邊際的問題,反而讓我覺得當老師特別有意思。
批改作業(yè)時,我會在作業(yè)本上畫個小表情:做對的畫個笑臉,思路新穎的畫個點贊,粗心錯的畫個哭臉。沒想到學生們開始在作業(yè)本上"回應(yīng)"我:有的畫上他們設(shè)計的物理實驗草圖,有的寫"老師這道題我懂了!",還有個調(diào)皮鬼畫了幅我的Q版畫像。這些小小的互動,讓冰冷的作業(yè)本有了溫度。
讓我特別感動的是上學期分班考試后,一個平時很內(nèi)向的女生在交卷時,偷偷塞給我一張紙條:"老師,雖然我的物理成績不好,但您是我遇到過最認真的老師。您講課特別清楚,就是有時候看起來不太自信。希望您知道,我們都很喜歡您!"這張紙條我到現(xiàn)在都夾在教案本里,每次自我懷疑時就會拿出來看看。原來在我努力照亮學生的同時,他們也一直在溫暖著我。
當然,這一年也有不少"翻車"時刻。
記得第一次講解"力的合成"實驗時,我信心滿滿地站在講臺前,對學生們說:"看好了,這兩個分力的合力一定會準確地拉動這個小車。"結(jié)果當我松開手時,小車紋絲不動。教室里頓時響起一片善意的笑聲,我的臉一下子紅到了耳根。
那一刻,我強作鎮(zhèn)定地說:"同學們,看來我們的理論和實際出現(xiàn)了偏差,誰能幫老師找找原因?"很快就有學生指出:"老師,是不是滑輪摩擦力太大了?"課后檢查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我忘記給滑輪上潤滑油。
第二天上課時,我主動承認了自己的失誤:"同學們,昨天老師給大家做了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這提醒我們:第一,實驗前一定要檢查器材;第二,做題時要考慮所有隱含條件;第三,遇到問題要及時查找原因。"沒想到學生們反而給了我熱烈的掌聲。
這件事讓我明白,教育最美的樣子,不是永遠正確,而是敢于直面錯誤。現(xiàn)在,我會把每個失誤都變成教育的契機:
- 在備課時,我會反復(fù)檢查實驗器材
- 在課堂上,我會鼓勵學生指出問題
- 在批改作業(yè)時,我會標注"老師也曾在這里犯錯"
這一年里,我和學生們一起成長。當他們看到老師也會犯錯,也會臉紅,反而更愿意親近我、信任我。而我也在這些真實的互動中,慢慢找到了作為教師的自信和力量。
現(xiàn)在的我,依然會為第二天的課緊張到失眠,依然要花兩小時準備一節(jié)40分鐘的課,依然會在學生考試失利時跟著著急。但我知道,正是這些平凡瑣碎的日常,在一點點塑造著我作為教師的模樣。
最后我想說,或許現(xiàn)在的我還談不上"強師",但我愿意用每一天的認真?zhèn)湔n、每一次的耐心解答、每一份作業(yè)的用心批改,去靠近這個目標。因為教育的美好,不就在于和學生們一起成長的每一天嗎?
師德師風演講稿一等獎5
《鑄魂強師,青春敢為》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在這個風和日麗、智慧與幽默并存的古老校園里,一群不尋常的老師正密謀看一場前所未有的靈魂革命。他們不是普通的園丁。而是手握知識鑰匙,心懷星辰大海,誓要以愛為引擎,驅(qū)動青春之舟,駛向智慧彼岸的教育家精神踐行者。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鑄魂強師,青春敢為》。
作為一名初中教師,我深知,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對靈魂的塑造。而教師,正是這一神圣使命的踐行者。
在教育的星河中,總有璀璨的明星為我們指引方向。張桂梅校長扎根大山,用病痛之軀托起無數(shù)女孩的夢想;于漪老師深耕語文教育,用一生的堅守詮釋“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的誓言。他們讓我知道,教師不僅是一份職業(yè),更是一份使命。他們也使我明白,教師的“魂”在于無私奉獻與堅定信念。
記得剛踏上講臺時,我曾因?qū)W生調(diào)皮、成績參差而焦慮。直到有一天,我讀到陶行知先生的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那一刻,我幡然醒悟:教育不是流水線上的標準化生產(chǎn),而是為每一顆獨特的種子提供生長的土壤。從此,我學會了用耐心傾聽學生的困惑,用微笑化解他們的膽怯,用信任點燃他們的自信。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在我的班級里,曾有一個叫小宇的男孩。他沉默寡言,成績落后,總是一個人縮在角落。家訪時我才知道,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年幼的他獨自照顧年邁的奶奶。我決定多給他一點關(guān)注:課上提問時遞去鼓勵的眼神,課后輔導時悄悄塞一塊糖果,運動會上為他吶喊助威……漸漸地,他的眼神亮了,成績也有了起色。某天,他塞給我一張紙條:“老師,您像一束光,照亮了我最灰暗的日子。”
這件事讓我明白:教育的力量,藏在那些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里——一句句溫婉深切的叮嚀、一聲聲春風化雨的教誨,一次次真摯愉快的促膝長談。我們或許無法讓每名學生都成為學霸,但可以用愛告訴他們:“你很重要,你值得被看見。” 教師的“奮進”,不僅是教學技能的提升,更是用耐心和愛心點燃每一個孩子的希望。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常常思考:如何讓語言學習成為學生成長的橋梁?我嘗試將榜樣精神融入課堂。比如,在講解“Dream(夢想)”這一話題時,我會分享海倫·凱勒的故事,告訴學生:即使身處黑暗,也能用知識照亮前路。當我看到學生眼中閃爍的光芒時,我知道,教育的種子正在發(fā)芽。在英語課堂上,我注重融合文化自信教育:講到西方節(jié)日時,會引導學生對比春節(jié)、中秋的傳統(tǒng)內(nèi)涵;學習國際新聞時,會討論中國青年的責任擔當。我告訴學生:“學好英語,不是為了遠離祖國,而是為了讓世界聽見中國的聲音。”
今天,我們站在新時代的起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號角已然吹響。作為青年教師,我深知自己離“大先生”的標準還有較大差距,但我會以楷模為鏡,以使命為帆,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到:深耕教學,讓課堂既有知識的深度,也有情感的溫度;以德立身,用言行詮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把每一個學生裝進心里,讓教育成為一場溫暖的守望。
各位同仁,教師是火種,點燃的是希望;教師是燈塔,照亮的是未來。讓我們以“鑄魂強師”為信念,以“奮進有我”為擔當,在教育的沃土上播種理想、耕耘奉獻!因為,我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國教育的根基;我們奮斗的模樣,就是未來中國的模樣!教育之路,道阻且長。老師們,讓我們并肩奮進!教育強國的未來,有我,也有你!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