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遠方散文隨筆篇一
記得“幸福在哪里”這首歌貫穿于整個童年時光。搖曳著我晃晃蕩蕩的時光就來到了這個要去創造幸福的年齡。
兒時的我們都懷揣著一顆夢想。
后來少年時期,心里住著一個遠方。夢想模糊了現實。但依舊在青春的莽撞里前進,呼喊著哪怕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的豪言壯語。
再往后就是在一所不是很理想的大學湊合著度過四年。
突然有一天,我就想起那個遙遠的遠方。
它究竟在哪里。
不是我的家鄉,不是我上學的地方,不是我曾打工的城市。
但基于各種理由它總也不是現實通往的地方。
它是一片海市蜃樓,是心中僅存的一點對未來的希冀。
也許它并不存在。也許它無處不在。
我親愛的的媽媽,你當初是不是就想找個這樣的遠方,逃離那個實際上還不錯的故鄉呢?然而,來到之后,你發現并沒有你想象中的美好,依舊是狼藉一片,撫慰不了你疲憊的面容。于是想離開,但你的家已經在這兒了,在這個是曾經想象中的遠方但其實不然的城鎮。
你終于停止了對它的幻想,安于現實立足生活了。依然會疲憊,只是,你已被歲月雕琢成了另一個模樣。
遠方散文隨筆篇二
一片片落葉為開出個花園,手牽手愛過整個冬天;最愛的海岸線總是很蜿蜒,才能讓人忘返留戀。似乎美好的東西都須經過一番,乃至多番考驗,才能顯示出她的珍貴。涅槃后而重生,大概就是這個理。
記得送別你的場景,倘若雨勢再蔓延,會不會可以多看你幾眼,雨水劃過我唇邊,筆墨揮灑宣紙硯,刻畫出對你無盡的思念。人未走,已思念成災。如果還能在遇見,我是否還能如這般與你對賞月圓?可憾的是,你不再見我,即使只是問好安康。
如今,皎若云間月落華年,當年的小女生已不復存在,換來的是個不愿示弱人前的冷漠人兒,可依舊只為你,獨為你展舒顏。
當我把這份感情深埋,青石階上留下的不再是搖曳的身姿,是我離開的決絕;褪色的夜晚,心底不再有一個牽絆;破曉之前,不會再聲嘶力竭的呼喊某個名字。我將你,刻進骨子里。曾經無奈離別意,終化作滴滴良人淚,只為你干涸!
錦瑟聲噎,聲聲凝絕,蕩氣回腸,韶華逝水,恨別驚心,已殘年!誓言誰念相逢一笑間?
紅塵中還有你,叫我如何舍得放手?獨酌苦酒,孤燈人影后,只恨為何不能醉天明。淺醉微醺,依然為你夢回闌珊!
舊巷青磚留不住從前,孑然憑欄聽誰訴當年。
我于你,終是不及遠方的自由。
遠方散文隨筆篇三
我在下雨的時候想你,思戀像春雨淅瀝,像夏雨傾盆,像秋雨綿綿,匯成河流,歸于大海,安靜也澎湃。
我在飄雪的時候想你,飄飄灑灑,輕輕的著地,用眼看是一片雪,用放大鏡看是一朵花,是我的思戀凝聚,壓縮成云,落下潔白。
我在野火燒盡的土地上想你,我悲傷燒盡你的痛苦,淚水融化殘雪,夢醒時看到你萌發出綠,用生命向我走來。
我在花開的時候想你,我獨守在月光下,你仿佛放從墻角處探下頭來,愛憐的和我說,今晚要珍惜,明天我就落紅消失。
我在草原上想你,思戀如草原遼闊,你此時在哪里?我要歸去,帶給你一首草原戀曲和我呼吸的清新空氣,還有我用上好的羊毛編制的睡衣。
我在書桌前想你,夜已深,我怕敲響的鍵盤驚醒你,我沒有筆,用我的食指和心跳把我的思念寫成一行行詩。
遠方散文隨筆篇四
我從一瓶盛開的菊花里看到了秋。
也許從一片葉子輕輕落地的聲音判斷秋的腳步匆匆地來了,也許從一朵花凋零的時候知曉生命輪回的過程。時光的一段難道就是一朵花從孕育到凋零,抑或是一片葉子從發芽到枯萎的過程么?都是,一切都是周而復始。有時候很怕,生命在每時每刻都在消耗,就像一片葉子,慢慢失去了昨日的光鮮。時光一去不復返,是那么的殘忍。已經不敢浪費屬于自己的時光,可是時光還是無情地離我遠去,再也不會回來。
那么記憶呢?有人說,一個人開始回憶往事,那么她已經開始老了。我也在慢慢老去,所有人都在慢慢老去,只是時間段不同,從老父親佝僂的腰身感觸更深。
過客,始終是過客。白音格力說過:所有的旅程,都是人越走越少,風景越看越淡。我的旅程呢,自然也要與自己溫暖相遇。我想觸摸某一個地方的脈絡,至少是最原始的感覺。
想去江南了。自己給自己定下的旅程就是杭州和蘇州。也許明年,也許更久一些。不再跟團,不再停下留影,愿意一寸一寸觸摸,把一個地方的不同用相機給框出畫面來。或者美的,或者俗的,或者......淡淡的風景就讓自己涂上色彩唄。
我希望我的記憶里,山水里有你深情的眼睛,花開的時候有你明媚的笑臉,清風里還是有你殷殷的呼喚,我們一起攜手向前去。
我希望我數過的山水里一直有你的影子,讓我記得你。然后你從月上裁剪一片月光,輕輕地披在我的身上......因為我的生命旅程里,已經和你悄然相遇。
遠方散文隨筆篇五
是誰在唱歌,飄進我夜晚的窗口,一曲《遠方的草原》點亮了我寂寞的心頭,你多情的心靈,你憂傷的歌喉,打動了我寂寞的情竇,真想今晚就和你上路,到遠方去漫游。在漫漫風沙里和你遠去,別讓我悲傷得不能自己,我愿與君在山窮水盡,一生和你相依相愛到最后。
秘而不宣的生存隱痛,像患了慢性折磨的癌癥。淡漠的街道小巷,陌生的接肩擦踵,喧囂的霧霾高樓,每天的地鐵穿梭著我的青春,每晚的路燈照了別人情仇,這里我已經過夠。我走過這座城市的每一個十字路口,寂寞都在這繁華的背后,累了困了沒有人把握挽留,我已不愿再強作微笑,在這里枯萎個性的奮斗。
背上希望的行囊,不再在這里逗留,我要去遠方,為了那遙遠夢想的奶酒,雪白的山峰下,靜靜的河流,晴朗的的天空,白云悠悠,牧羊的姑娘向我們招手,靜聽香格里拉的風鈴,看那遠方天國璀璨的星斗,在那一片茫茫中騎著馬奔走,向前走,逍遙游。
是誰在唱歌,飄進我夜晚的窗口?多少相遇只是回眸,多少重逢閃過心頭?多少鐘情似風兒溜走?多少遺憾成為傷口?多少機遇輕易放走?多少愛情在等候?多少青春還會再有?人生需要勇敢和勇氣,緣分向我們走來大膽不得豫猶,朋友,相遇了,牢牢把握,不要放手,今晚我就跟你走。
遠方散文隨筆篇六
“金秋望滿月,低眉思故鄉”夕陽遠去,嗅著校園內滿園的桂花飄香,聽著那瑟瑟的秋風,遠鄉奔波的父母你們好嗎?不知此刻你們是否也和我一樣望著靜靜的夜空,是否同一片星空下你們那兒的月牙也如我這邊夜空的一般清澈明亮,愿金秋滿月捎去孩子對你們滿滿的思念。多想有一雙翅膀,我要飛翔,我要飛翔,猶如當初嫦娥仙子奔月的那樣,飛到能瞧見你們的夜空上。
看著教室板報同學們那一幅幅愛的表達,咀嚼著同學們那涓涓如水的感恩文字,聽著同學們走上講臺真摯的演講和表達,我也忍不住淚流了。真是“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父親呀,這么些年來做兒子的都從未曾表達過呀,哪怕只是一句簡短的問候!金秋天已轉涼,可記得增添衣裳!此刻,望著明朗的夜空星星都顯得淡漠了,想念你的沉默,獨自坐在角落手指間淡淡煙卷的味道。不知道此刻你們在那邊一切可安好,為何今晚總是難以入眠,忘不掉你身上那淡淡的味道,忘不掉兒時你替我遮風擋雨的墻。
獨自沐浴在秋收過后的田埂上,靜聽燕雀的嬉戲與喧鬧,多么讓人憧憬而又向往!媽媽,今夜的你是否也放下了手中的勞碌,在遠方陪著兒子一同欣賞當下,大好的月色,難再的時光。你可聽見那喧鬧聲,埋藏著兒子早已想對你說的話。媽媽你的笑容,一直溫暖著我前行;媽媽你曾說過,想你的`時候,就望望夜空,那有你無數溫暖的眼眸。媽媽你曾說過,想你的時候,就出去走走,那有滿滿的月色,為我照明漆黑的前路。可為何今夜,我的心就猶若被凝結在了寒冬,再也不能前步!
遠方散文隨筆篇七
大西北黃土地上我家鄉的雪,在游子的眼里,那是一種浪漫的雪,“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頭層層雪”。在數九寒天有雪的季節,由于有了黃土大山的遮擋,感覺不到天氣是那么的寒冷,卻厚厚的雪,帶來了絲絲潤澤。每逢下雪天,約上村里的同齡小伙伴,跑到空曠的田野,堆雪人、打雪仗,你追我趕,盡情的嬉鬧、玩耍,銅鈴般“咯咯咯……”歡快的笑聲,劃破了黃土地上小山村的靜謐,震顫著掛在枝頭厚厚的積雪,掉落的積雪開始翩翩起舞。雪后那湛藍湛藍的天空,潔白無瑕的雪,靜寂祥和的小山村,構成了一幅幅美綸美幻的丹青水墨畫!
也許是冬天,雪的信使,純潔無瑕的心靈,愫艷了天上人間多少傾情的眸光。讓“民以食為天”的每戶農家人,寄予了無限的歡喜和豐收的憧憬!在心地善良、與世無爭、以農為本父老鄉親的眼里,冬天厚重的一場降雪,會給他們帶來預示明年豐收的喜悅。有經驗的老農,最期盼冬天多降幾場大雪!同時,也最喜歡冬天如期而至的大雪。他們知道“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家諺語。也是冬天厚厚的幾場大范圍的普降大雪,才重新喚醒了他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可是今天,一名為了生計、常年漂泊在異國他鄉這片陌生土地里的游子,看到紛飛而至的雪,盡情飄灑在荒蕪的戈壁里,并沒看到那些常年以放牧為生的游牧民族喜悅的笑臉。反而這厚厚的一場雪,給他們帶來了醉生夢死的生活,整天坐在簡易的蒙古包內,“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門前是與非”。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最上層社會的貴族、官員,厚厚的一場積雪,給他們帶了出行的不便,除了把自己放在豪華的寢室明爭暗斗,打起算計別人的小算盤,就是約上一群狐朋狗友,聚在一起,面和而心不和的開懷暢飲,過著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
也許是蒙古國高原冬天的降雪,是多于和簡約的,沒有了繁花錦瑟,卻黯淡了塵世的萬紫千紅,將黑白顛倒的底色,毫不保留的袒露給人間,帶來的只有刺骨的寒!
但大西北我家鄉冬天的雪,那是蒼天后土,無私的饋贈給心地善良、憨厚質樸父老鄉親的信使,帶著希望、帶著憧憬,宛如久別的故人,舞著晶瑩、輕盈的水袖,清清純純,來赴一場季節深處的約會,塑造了一幅幅冰雕雪傾的世界。
是遠方大西北我的家鄉,冬天的含蓄,迎來了一片片來自天際,純潔、晶瑩的雪。雪,那是冬天的絮語,送給一片落葉、一株枯草、一箋詩行;同時,也送給了心地善良、憨厚質樸的父老鄉親;讓他們都相約在冬季。一片雪,一份情。將整個冬天的靜美,全部都交給了溫馨,只等一個時光的華麗轉身,便相遇在生命中那個花紅柳綠、充滿綠色希望的春!
今天,作為一名在異國他鄉為了生計漂泊的游子,在數九寒天,倚立在異國他鄉寒冷冬天的門楣,深深飽嘗了拼搏的艱辛和生活的不易。在惆悵、無助的時候,只能聆聽心靈的囈語和生命的歌唱;用心去感悟人生的真諦和厚重,多了思索、少了感性。嘆人間,正道滄桑!為什么每個人做人不能像雪一樣,潔白、無瑕,活得光明磊落呢?偏偏在利益、金錢、權力面前,活得那么齷齪!
也許,像雪一樣的人生,才活出了人格,活出了品位。也是讓有限生命,活出了的最佳狀態,才能夠傾訴與懂得靈魂的回聲,永遠與陽光同行!
遠方散文隨筆篇八
再遠的路,走著走著也就近了;再高的山,爬著爬著也就上去了;再難的事,做著做著也就順了。而我的遠方一直是遠方。
現在是少年時期的遠方。初中時候的教室,冬天沒有取暖設施,四棟平房在荒郊野外的寒風中矗立,我的手和腳每年都是班里凍得最嚴重的那個。
初三的那個冬天特別的'冷,過了春節出奇地暖和了十來天。手上的凍瘡奇跡般地好了,結的痂褪去,露出白嫩的新生皮膚。我竟然天真地認為冬天終于過去,春天提前來了。可是有一天天氣驟變,一夜的北風,讓西伯利亞寒流又長驅直入。教室和宿舍冷的和野外沒什么區別。課間同學們使勁跺腳取暖,晚上和要好的同學合鋪睡覺,抵御風寒。
我的手毫無懸念又給凍傷了,就是剛褪去痂的右手小指根部,沒有疼癢,只是麻木,兩天時間成了一個紫黑色的疙瘩,有黃豆那么大。老師知道后,提醒我去醫院看看,別是凍壞了。是個叫秋錦的女同學,用自行車帶著我去的鄉鎮醫院。剛到醫療室說明原委,年輕的男醫生打眼看了一下,說是已經凍壞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沒打麻藥的情況下把凍瘡給切去了。當時的感覺,手術刀真涼。
多年以后想起這個小手術,覺得這是個好醫生,眼疾手快,下刀準,沒給我反映和害怕的時間。假如他先和我聊天,說說準備怎么治療,怎么手術,估計早就被嚇得魂不附體了。那時候想著,如果能考上學,如果家里有暖氣,就好了。
十年寒窗早已飛逝遠去,手上的凍瘡疤痕和濃濃同學的情誼,一直留存至今。
目前生活的社區,音樂優雅,噴泉變換,冬有暖氣,夏有涼風,四季有花。生活的舒適度遠遠超越了中學時代的想象力。
以后又是現在的遠方。后來經歷了很多事,也是同樣。有些事情事先不知其難度,一步一步往前走,像螞蟻啃骨一樣堅持下來,只管潛心耕耘,不問收獲,反而獲得成功。假如事先知道其難度,心魔就會抑制你挑戰它的勇氣。
重復和堅持的力量,看起來不起眼,往往可以創造奇跡,就像滴水可以穿石一樣。而內心希望的點燃,能夠鼓舞人戰勝一切本以為戰勝不了的困難。
人遠比自己想象中堅強。往往回頭看時,才知道自己咬著牙走了一段那么艱難的路。為了心里的詩和遠方,堅守自己的堅守,熱愛自己的熱愛,根植沃土,誠信耕耘。
人人看到鉆石的閃亮,卻未必想到它的堅韌。人不僅活得要像鉆石一樣閃亮,還要像鉆石一樣堅強!說起來總是比做要容易,經歷過程中的每一天、每一刻,卻是那么漫長。
只要一息尚存,當不負生命所托,如葵花般向陽。
遠方散文隨筆篇九
晨曦,朝陽,風吹起伏的高粱,那是我夢里的遠方。
藍天下,白云里,翔若似仙。山巒,河流,草原,腳下的土地,撲鼻的芬芳,那是我云游的遠方。
而今,遠方不是夢。輕輕撫摸昨天的生活,昨天的遠方,一切的一切,無怨無悔,那是我青春作伴、韶華流水、蕩漾在豐實的遠方。
未來的路,新的遠方,志在千里,我心依然,漁歌唱晚是我的想往,托起明天的太陽是我努力的方向。
注:我小時候愛夢想,十分的快活,盡管那時很苦。寫詩時正是我培養我的接班人,又想如何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所以要“托起明天的太陽”,又要準備退后回故鄉、即水鄉去看,夕陽下故鄉人漁歌唱晚。今日看兩者之想均成現實。
遠方散文隨筆篇十
那天我媽打給我第一次視頻電話,說實話,接電話之前,我是有些煩躁的,手頭上還有工作要完成,電話響了兩次,最后幾下,我把手機搭在電腦上,一邊打字一邊接了電話。
我約莫有兩個月沒見過我媽了,但是我沒有想到,接到視頻電話的那一刻,我只是垂下眼睛看了一下,頓時覺得心痛不已,我媽才四十幾歲,頭發已經白灰蔓延了整個頭頂,她特別開心,見到我,用鏡頭對著自己,好像哪個角度都有些不自在。她說叫我看看我爸,我爸在旁邊,她把手機舉高,于是視頻里,我看到我家的客廳白熾的燈光,看到客廳里白色的沙發,看到白色沙發里我的父母,他們相互靠著,想要把自己的臉放進鏡頭里,的白色的頭發。他們嘴里吐出的字,都是關于我的事。那里是客廳,晚上八點卻沒有電視的聲音。他們的身體陷在沙發里周三的勞累好像還有些遮掩不住。還有那副珍貴的盯著手機的模樣,舉高,誒,女兒啊,你看得見我么。
我想做子女的總有一天都會有這樣的感覺,而且,這樣的感覺,往往最早的出現在你們年華尚好,或是正值壯年的時候。從那天起,我開始回想起我父母的孤獨,想起我的不以為然。比如某日一對夫婦嘉賓談論自己小孩兒時的經歷時,父親目不轉睛的樣子。比如當我在家的.時候,我媽媽會以玩手機的名義,偷偷轉過身子拍我的樣子,因為我總是排斥著拍照。比如,我告訴她我對她屏蔽了我的空間之后她露出的悲傷。某日,很少玩微信的我,在朋友圈里看到我媽腿扭傷的消息,已經是她扭傷后的一周了。
以前聽過一個小故事。有一只狗狗一直以來都是那個孩子最好的朋友,從出生起就一直陪伴著他,但狗的性命畢竟有限,無法長久的陪伴孩子,在孩子7歲的時候,最終是離開了,孩子的父親發現孩子并沒有大哭大鬧,便奇怪的問他,為什么?孩子當時是這樣回答的,我們生下來就是為了學會去愛別人,狗狗已經學會了所以他們不用活那么長的時間。原話是這樣的:
theyhaveknownitsotheydon'thavetostaysolong.
我在想,我需要多長時間才學會去愛我們親近的人。惦記著,好像他們惦記著我一樣。
遠方散文隨筆篇十一
深夜,繁華已褪去,霓虹燈不再閃爍著炫目的色彩。 靈感像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展翅,無數字句紛紛揚揚飄落與紙上。我唯有虔誠的膜拜,期望它能一路相隨,怎奈,它含著笑,淚眼蒙蒙的踏歌而去。盡管曲已不成曲,歌也不似歌,然我還能聽出那清涼歌聲后的哀怨。
街邊的路燈熄滅了,全世界好似都安靜了。夜意漸濃,沉重的相思下,落葉在這冷清的夜幕中旋轉落地,不管天明天暗,該落下的就必定要落下。羅蘭曾說過:注定的就是注定的。就如北極熊生活在北極,候鳥每年飛來南方過冬,洛陽牡丹名天下一樣,每一種物質,每一個人,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存在著。
窗外好似下起了雨,思緒隨雨紛飛,在這雨的凝重中,遺世獨立,靜靜聆聽,夜的呢喃。那樣的喜歡夜,喜歡雨,喜歡與水相擁的季節,恍惚中,他的詩詞飄蕩在水面,一字一句,婉約唯美,意境深遠。我依偎在水的懷抱,慵懶的看漸漸塵起的空間,那里有淡淡的花開,靜靜的落葉,深深的憂傷,濃濃的思念。深秋處,一個落寞的影子在無涯處泛起月光,我聽見自己微微的心跳。
可是,誰能告訴我,遠方的'遠究竟有多遠?隔著千重山萬條水的距離,究竟又有多少無望的愛在等待?或許,有些人是注定有緣無分的,不是不珍惜,只是年華已過,心境已老,只能相望不能相守。有些人只能純碎的欣賞,不能越界,縱然心有千千結,也要將之埋葬。有些人注定不是愛人,不是戀人,卻是最懂你的人,盡管天各一方,他依然能深入你心,做你最知心的朋友,不計年齡,不要報酬,不求結果,只要你好好的生活。
遠方散文隨筆篇十二
妻依偎著我。
忽然,我聽到她輕輕地啜泣。
“怎么了?”
誰知,她開始哭出聲來了,而且愈演愈烈,我的肩頭被淚水打濕了。
“說呀!到底怎么了?”
她還是一句話也不說。
哦,我真笨!真笨!
我想起來了,她,是想孩子了,想孩子了。
妻子剛下班,神情就不太好。
“你打電話回家了嗎?”
“沒有。你打了?”
“嗯。”
“子悅一邊哭一邊說,說姐姐打他,說他的頭還在痛,姐姐又打了。”
妻子說這話時,就在抽泣。
“子璐回家了?”
“回來了,學校開運動會兩天,今天回家休息。”
“怎么打人呀?”
“我叫她要疼弟弟,她說怎么疼得起來呀。”
“嗨,可能兄妹間年紀相差太大了吧。”
我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子悅說,老師打了他的`頭。我問打幾次了,他說好幾次。我問你哭沒有,他說沒哭……老師為什么打你呀,他說作業不會做……”
妻子接連不斷地敘說著,顯然,已經非常想念孩子了。
“哎——”
妻子長長地嘆口氣。
“都在外面,真的不行呀!作業不會做,沒人教……”
妻子幽幽著,說得我心酸不已。
“別哭了,乖。”
我把妻子摟緊,安慰她。
“你說,我們對得起孩子嗎?都是你這壞家伙,為了你,我才到這里來的……”
妻子忽然撲哧一笑。
“是呀,我們牽手一生呀。”
“但,孩子我們也要照顧半生呀,你說,從出生到他們成家,都是我們的義務呀。”
“走!回家!馬上買票!”
我打趣著,其實,妻子的話非常有理。
“我們真是不慈不孝呀。”
妻子的話引起我的深思,我啞火了。
也罷,明天,等孩子們起來,再說吧。
挽著妻,也不知道妻子有沒有放下心頭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