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數學周記五篇一
最近的數學學習讓我有了很多新的體會和心得。在以前,我對數學抱有一種排斥的態度,覺得它太難太枯燥。但是,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逐漸發現了數學的樂趣和意義。
第二段:克服困難的經驗。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我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挫折,但我也通過不斷努力和堅持,逐漸克服了這些問題。對我而言,最大的困難來自于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剛開始的時候,我總是被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繞暈,難以理解。然而,我并沒有放棄,而是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和思考。我發現,只有通過反復練習和思考,才能逐漸掌握這些概念和技巧。同時,我也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和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提高了我的創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第三段:實踐中的收獲。
除了課堂學習,我也意識到數學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才能真正體會到它的魅力。在做一些實際問題時,數學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視角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測量場地面積時,通過數學的知識與技巧,我可以準確計算出所需的面積,避免了不必要的誤差和浪費。在購物時,數學的比較與計算,讓我能夠更好地選擇和理解商品的性價比。這些實際應用讓我感受到數學的力量和實用性。
第四段:培養邏輯思維的意義。
數學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和得好成績,更重要的是它培養了我的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是我認識世界和解決問題的基礎,它不僅在數學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通過數學的學習,我從小事情的邏輯關系中感受到它的力量,學會了合理分析和判斷事物,以及善于發現問題并尋找解決辦法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在學習中受益匪淺,而且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第五段:總結與展望。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和重要性。數學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克服困難和挫折的過程讓我更加堅定了學習數學的決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將繼續不斷努力,不斷探索和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以應對更高難度的問題。同時,我也希望能將數學的樂趣和意義分享給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能夠從中受益,體會到數學的魅力。
數學周記五篇二
曾有人問我,世界上什么圖形最美。我回答他“圓是最美麗的,這就是數學的魅力。”其實,數學不等于人們心目中無聊的計算和復雜的作圖,它還有許多神奇的特征,讓我們帶著好奇心去研究它。
初學數學,它被稱為最有用的知識,其一切用途都在實際應用。這不是我的觀點,好像學數學就是為了生活,找不到一點新奇的思路,更找不到數學的奇妙之處。在這種心態下,我學了六年數學,在“毫無興趣的情況下”學習,成績雖高,總不能持續。
有這樣一本書,給我帶來了學數學的盛欲:
我無法相信數學又如此奇妙:書中有許多數學的新思路,新研究,使我大開眼界。尤其是分形幾何,更讓我大開眼界,在這里我找到了數學的神奇:例如,將一張紙條扭轉180度,它只有一個側面,從中間剪開竟會更長,再剪開是兩個套在一起的紙圈。
這就是我找了多年的靈感,借助這股新生的動力,我耐下心來仔細思索書中的問題,我深深被數學的魅力迷惑。我再次翻開課本和練習冊,發現上面已不是一個個枯燥的算試和復雜的幾何圖,一切都富有生機。興趣總會打開新的思路,創造新的學習環境。我發現了數學的新奇,并不在于實際的應用,而在于它自身特點的完美綻放。
樂趣總是后天才出現的,現在的我,已不再將學數學當作負擔,在興趣的幫助下,我終于完全掌握了了這一“神奇的工具”來為我服務。由于學習原因,我現在課余時間放松的方式就是用數學證明,推理,無聊之中也略有成就。
數學的確是有用的科目,當它成為一大興趣時,就更有利于我們了。
數學周記五篇三
第一節課上我們要考試了,是考數學。
老師發了試卷說哪一組坐的最好就先發給哪一組,原來呀是第四大組坐的最好,也就是我的那一大組。再看看是那一組坐的最好,哦是第一大組,再看看那一大組哦是第二大組,那么最后一組是第三大組啦。
等老師把試卷發到每一個人手里時候,老師就開始讀題目了。讀完第一道題目她說開始做吧!我們就開始做了,在做的時候老師說可不要抄別人的要不然分數要被扣掉的。做好第一道題目,老師讀第二題目就在這時聽到有一個同學在說,我還沒做好老師。那我們再等一分鐘給他把。一分鐘,他終于寫好,老師也可以讀下一道題目了,老師讀完題目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做了,我們就做下一道題目了,就這樣我們做完了好幾道題。
現在我們該收試卷了。老師說:“你們把試卷從后面傳上來。”老師還說了一句話:“我們來比一比誰的動作最快。”一看呀!每一組都一樣快。
就在這時下課鈴聲響了,我們就跑出教室跳繩去了。
數學周記五篇四
從一年到五年,教過我的老師有很多,有語文老師、有英語老師、有音樂老師……,但令我記憶猶新的還是教我們畢業班的數學老師。
我們的數學老師雖愛打扮,但教學卻十分嚴格。對待教學,對待學生卻十分認真、十分負責。雖然老師有時打我們,是因為我們已經把老師都要氣死了,老師打我們是因為想讓我們認真學習而不是像別的老師一樣體罰學生。數學老師每學期都給孩子有進步的、取得好成績的獎品,每學期都有一半的同學獲得獎品,數學老師還要教兩個班,每個班每個學期數學老師都要花200元,買獎品。為何老師不留著錢給自己和孩子花,而要給我們買禮物呢?因為老師要激勵我們好好學習,數學老師還給我們一個名人名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這就是我的數學老師——愛學生勝過愛自己、愛家人的一個老師。
數學周記五篇五
星期天,我在姥姥家的時候,看見姥爺在本上認真的在寫著什么,我就跑去看,姥爺告訴我說:“這個本是姥爺家記水,電,天然氣的帳本,是兩個月一記的。”
我翻著看姥爺的帳本,翻到記天然氣的其中一頁看見幾個數字,8月,3623,3585,38立方和60。8元,問了姥爺我才知道:3623是8月天然氣表上的讀數,3585是6月表上的讀數,3623——3585=38立方,就算出了6月和7月所用的天然氣量,每立方氣是1。6元,38*1。6=60。8元,這樣就知道了6,7這2個月天然氣花了多少錢。
水和電姥爺也是這樣算的,姥爺的記賬本中用到了數學中最基本的減法和乘法,在生活中數學處處可見。
數學周記五篇六
前兩天,爸爸把家里的報紙全部擺出來,要分出好幾份來擺放,正好來考考我,問我這么多報紙分成七份平不平均。
我想了半天,最后用除法解決了,但是我還是不知道技巧,爸爸建議我上網查一下,于是我查到了7、11、13、17、19的倍數特征7:一個數割去末位數字,再從留下來的數中減去所割去數字的2倍,這樣,一次次減下去,如果最后的結果是7的倍數(包括0),那么,原來的這個數就一定能被7整除。11:把一個數由右邊向左邊數,將奇位上的數字與偶位上的數字分別加起來,再求它們的差,如果這個差是11的倍數(包括0),那么,原來這個數就一定能被11整除。13:把一個整數的個位數字去掉,再從余下的數中,加上個位數的4倍,如果和是13的倍數,則原數能被13整除。如果數字仍然太大不能直接觀察出來,就重復此過程。17:若一個整數的個位數字截去,再從余下的數中,減去個位數的5倍,如果差是17的倍數,則原數能被17整除。19:若一個整數的個位數字截去,再從余下的數中,加上個位數的2倍,如果差是19的倍數,則原數能被19整除。
現在我明白技巧了,可以輕松解決這個問題了,我明白了,知識是需要探索的,這樣才能徹底明白,我通過上網了解了這些數的倍數特征,是很大的收獲。
數學周記五篇七
盼望的時刻總算到了,一放學,一路小跑地回到家里,放下書包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從單位借來的燒杯。接滿水后,小心翼翼地將燒杯放在盆子里,確保燒杯中的水不漏撒。接著,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跡,把筷子分成了兩部分,這一道痕跡就是筷子兩部分的分界線,我準備分兩次來測量筷子的體積。
實驗開始了,我緊張極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時發抖了,但我盡量克制住這種激動的情緒。我將筷子緩緩插入燒杯里,盡量不讓筷子晃動,否則溢出來的水就太多了,測定結果就會不準確。當第一次將筷子的一部分插入燒杯中后,看到燒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里。燒杯再裝滿水后,又將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后,我將兩次溢到盆里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燒杯中,這樣就得到了筷子的體積。
數學周記五篇八
我雖然喜歡數學課,愛做題目,但是我討厭數學考試。這不,眼間半個學期過去了,數學期中考試又要在今天下午準時開考。
我昨天用了4個多小時復習數學,做了無數習題和試卷,得出的分數都在95分以上。我的心漸漸地平穩起來。可我的心剛平穩不久,擔心與緊張又“卷土而來”,這期中考試是江東區教育局出的,里面的題目肯定是很靈活很復雜的題,資料上得出的分數能說明什么問題呀。我昨天晚上在床上輾反側。
試卷發下來了,只有一張,正反兩面全是題目。我拿到了卷子,迅速寫上了名字和班級,開始做題目。說來也巧,填空題大部分我以前都做過,所以速度很快,真是要多順有多順,不多時,我已做完填空題的大部分。當我做到填空題倒數第二題時,一道甲數xx,已數xx,甲數比已數多多少?我一見,這還不簡單,甲數減已數再除以已數不就行了,可后面一題又問:還可以用另一種算式解答的是什么?我一見呆住了,但我反過來一想,這種類型的題雖然沒有做,但這種體型梅老師講過,再說復習時,這節課內容我還反反復復地看過,應該不成問題。最后,經過草紙的演算,這道題終于解出來了。
之后,我在做題時特別注意多讀題,認真仔細審題。試卷全部做完之后,離結束時間還有20多分鐘時間,我又從頭至尾檢查了一遍,時間到了,我才交卷。
通過這次考試,我明白一個道理:考試其實并不可怕,通過考試不但可以檢測出我們這半個學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掌握情況,而且可以查漏補缺,對于自己不會的內容考試過后可以問老師同學或自己看書,找到正確答案。
數學周記五篇九
數學周記有一天,許多條長度一樣的線段在一起走。他們看見了直線和射線在。線段們走到他們旁邊,還沒等問為什么吵架,只見直線拉過來了一條線段,讓它騎在自己的背上,對射線說:“現在我不比你低了吧。”
線段們恍然大悟,可剛反應過來,射線又拉來了一條線段,讓它騎在自己的背上,對直線說:“現在我又比你高了。”直線不服氣,又拉過來了一條線段,讓它騎在自己的背上,對射線說:“現在我比你高了。”
射線覺得不公平:你有兩條線段,我卻只有一條線段,太不公平了。于是,射線又拉來了一條線段,讓它騎在自己的背上,對直線說:“現在我還是比你高。”就這樣,三種線不停地比,連續比了三天三夜,還沒比出誰最長,三種線累壞了,可還沒比完。這有什么辦法呢,因為直線和射線可以無限延伸,無限長,沒有阻礙它們的兩個端點。
這時候,媽媽已經想出來了,10-7-1=2,212=24,哎呀,媽媽的腦袋怎么轉得那么快!我只好認輸。該第二局了,數字分別是9、1、2、6,哈哈!我想出來了! 9-1=8,6÷2=3,38=24,耶!我贏了!我歡呼起來!
第三局,這可要分勝負了,誰要是贏了,誰就吃雪糕。所以,我一定要贏!開始了,是8、4、9、10。看見了8,就要找3,耶!我這一局贏定了!我說出了我的想法,10-9=1,4-1=3,83=24,我開始歡呼了,耶!耶!耶!
……數學游戲真好玩!
數學周記五篇十
今天,我跟媽媽玩了一個數學游戲,叫做“加減乘除等于二十四”.就是:你用4個數字,用加減乘除算出來等于24,誰先算出來誰就獲勝.
第一局開始了,分別是12、1、7、10.我想:12×2=24,但是,要怎么才能求出2呢?這時候,媽媽已經想出來了,10-7-1=2,2×12=24,哎呀,媽媽的腦袋怎么轉得那么快!我只好認輸.
該第二局了,數字分別是9、1、2、6,哈哈!我想出來了!9-1=8,6÷2=3,3×8=24,耶!我贏了!我歡呼起來!
或
今天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在大街上閑逛,突然看到不遠處有很多人圍在一起.我跑過去一年,原來是抓獎游戲.“哼,抓獎有什么好玩的.”我厭煩地說旁邊的人一聽,連忙說:“抓獎雖不好玩,但有重獎,可吸引人了.”我急切地問:“是什么呀!”“50元錢.”那人噔大眼睛說.一聽這話,我可來勁了,“這么誘人的的獎品,說什么,我也得試試.”說完,我便問店主怎么抓法.店主說:“這是24個麻將,麻將下寫著12個5,12個10,每次只可抓12個麻將,如果12個麻將標的數總和為60,那么你便可得50元大獎.”我聽了也沒多卷起了袖子,從兜里掏出5元錢給了店主.
盡管,這可以抓10次,但那份大獎我還是沒有拿到.
回到家之后,我想了想,感覺有點不對勁.我想,抓60分,那必須抓得那12個麻將必須都標5,最好的情況就是第1次抓到1個5,第2次抓2個5,第3次抓3個5……第12次抓12個5至少得花去6元錢.但萬一抓得那些麻將標的數是10或有的總和是相同的,那么得抓多少次花多少錢.
最后經過一番考慮,終于把問題弄清了,我抓緊到街上找那算帳,可已經跑得無影無蹤.
每逢清明節,巨山上便會人山人海,于是一些騙子便想出了一些騙人的把戲來騙人,比如:像圓盤賭物.
道具非常簡單,在一塊木板上畫一個大圓,大圓中心用釘子固定一根可以轉動的指針.大圓被分成24個相等的格,格內的針可以轉,格內分別寫著1—24個相等的數,在單數格中沒有值錢的,而雙數中差不多都是值錢的.
玩法也很簡單,把指針先撥到1,然后你撥動指針,指針就開始旋轉,最后停在某個格內,接著再按著指針所在的格上標的數,再把指針撥動,n-1格,n是格子上所標的數.
這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數學游戲,其實你無論撥到哪格,只能吃虧,不能得利.因為當指針轉到奇數格上,撥動的格數便是奇數-1=偶數,奇數+偶數只等于奇數,所以不可能轉到偶數格上,就得不到值錢的東西,假如指針轉到偶數格上,撥動的格數便是偶數-1=奇數,奇數+偶數=奇數,還不能得到值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