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經驗交流發言稿篇一
讀書活動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載體。多年來我一直十分重視組織學生開展讀書讀報活動,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我開展了如下的讀書活動:
不同年級,不同內容,不同要求,循序漸進。我在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活動中,根據不同年級學生認知水平、成長的規律和不同生心理特點進行細化指導,提出不同的要求,不搞"一刀切"。1~2年級熟讀背誦經典兒歌、童謠;3~4年級熟讀背誦經典詩詞,了解古詩的作者背景、注詞釋義、古詩今譯、名句賞析等各方面的內容。5~6年級古詩、兒歌、童話、寓言、小說、歷史故事、科普知識等都應涉及,閱讀面要廣。
同一級同一班,根據學生認知水平不同,也按層次的不同提出不同讀書筆記的要求。層次低的摘抄型:摘抄好詞好句,科學珍聞,生活常識等以豐富語言,增長知識,啟迪思維,陶冶情操。層次中等的提綱型:把文章要點或基本內容提綱挈領寫下來,掌握文章脈絡,從中學習表達事物的方法。層次高的感想型:閱讀后,結合自身經歷寫出對有關問題的認識及感想,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續編故事,改寫故事,培養創新思維。我們要通過提示范例,摘錄講評,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學生做筆記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活動,豐富學生的積累。
配樂背誦、現場自由發揮寫詩。同學均能踴躍參加,有的還背出了我們老師都不太熟悉的詩,所寫的現代詩,無論從表達方面,還是詩詞意竟方面著實讓我們驚訝。(事后我還讓學生分組把比賽時所準備的、自己所寫的詩歌篇成一本詩哥總集,展示在課室的學習欄上,互相觀摩評比)
以班級為單位,開展“詩文朗誦會”、 “課本劇表演賽”、 “故事大王評比”、“讀書心得交流會”、“讀書筆記展評”“小博士擂臺賽”、“佳作欣賞”及辦班報、編手抄報、寫名人警句條幅等課外閱讀擴展活動。定期評選“讀書之星”“小小博士”“故事大王” “優秀讀書筆記”等,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活動的開展不僅反饋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也提高了表達能力,極大地激發了課外閱讀的信心與熱情,使其積極、主動地獵取知識,博覽群書,逐漸把讀書作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讀書經驗交流發言稿篇二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能在這次交流會上發言。關于讀書我不知該從何說起,于是在這里我把去年年末寫的一篇關于讀書文章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寫的不好敬請諒解。
一直想寫寫自己的讀書生活,面對這一屋子的書本。我仔細搜索自己記憶里的角角落落,犄角旮旯里的那些關于讀書的故事。這一路的成長,這一路的相伴。
我的記憶回到最初最初,來時路回首中一行行記下。翻看畫書的小姑娘,背著父母訂《文史知識》的少女,大學宿舍床頭書的女生,還有如同今日臥室、陽光、香茗、書、音樂相伴淡定怡然的女子。一路走來的我,不同階段的我,都有一個很重要的道具,便是書了。
因為讀書,我視野大開,我的思想便不再局限于狹小一隅。因為讀書,一向豪爽的我,也變的更為大氣了。書山有路勤為徑,我不是一個勤奮的人,我也深為自己這一點而慚愧,卻本性難移。但是書山這條路,我雖然談不上勤,但委實也是一路走著,還將走下去吧。這么些年,身旁的人用種種稱號說著我,全不管我是否實與名俱。起初我還極力反駁著。后來說的多了,也懶得反駁了。人性的虛榮也會讓我有些許的自得,但那也不過是瞬間的事。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自己也不過如此罷了。
我也不知從何時起,腦中一直有個信念固執的占據著。那就是:我們怎么活都只有一輩子,多知道點總是好的。因了這個執念,我讀書,各個方面的,從來沒有停止過。從來不曾厭煩。甚至有些不求甚解。一年又一年,于是也就是因為固執占據,變成了一種性格,怕是這輩子也改不了了吧。不過也挺好的,那就不改了。
現在的我,忙碌的日子,心也因此浮躁的很呢。那么多的書,似乎變的越發讀不完了。仿佛間時間少了許多,書卻多了。我也深為遺憾呢。只有盡力了。這也是我為何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的原因吧。總是吃老本是不行的呀。腦子里的存貨還是需要不斷補充的啊。所以反思后,還是得繼續讀下去啊,自勉吧。
時有人問我關于書的事,有些我委實回答不了。因為我了解的也不過是我自己較喜歡的那些罷了。別人喜歡的,我卻未必關注吧。有人讓我推薦幾本書,我頗為難。每個人的閱讀傾向不同,我喜歡的,別人未必喜歡。每每這時我頗為糾結。有人借我的書讀,我十分高興樂于相借,但是卻不知道該借什么。讀書啊,真是因人而異的事啊。
因為讀的積累,因為讀的輸入,自然會有源源不絕的寫,不絕的輸出。于是,我寫了頗有幾本集子。而且從xx年到而今的xx年,長達xx年的23本。這些都是我千金不換的財富。大家總是說我愛讀書,我委實妄擔虛名了。讀書從來不是我的愛好,只是我再普通不過的習慣罷了,一種改不掉也不會改的習慣罷了。
最后,我給大家講兩個發生在我身上,對我影響很深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那是小時候,姥姥在我家。一天,我寫完作業。便玩了起來,姥姥問我,怎么光玩?我說我寫完作業了。都會了。嘮叨的姥姥卻說,學問可是沒有完,沒有深啊!她的話我當時不是太懂。
第二個故事:我高中時,那個時候語文、歷史老師都很寵我。我自然也有點驕傲吧。一天,我把寫好的拿給語文老師看,自我感覺很好。卻不成想他并沒有如往常表揚我。居然只說了句:要是多讀點書就更好了。我當時雖然不敢說什么,但是心里還是很生氣的。覺得老師也真是的。他的話當時我雖然懂,卻不以為意。
那時候還小,那時候年輕。那時候他們的話卻從那時候放在了我心上。盡管當時不在意。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讀書的增多。我卻一步步理解明白了他們的話。于是,當讀書成為一種習慣,當讀書成為生活的必需。我一次次想起他們的教誨。打心底里的感激。在這次發言的最后。讓我把他們曾教育我的話分享給大家。我姥姥說:“學問哪有完?學問沒有深啊!”我的語文老師說:“書是讀不完的,你要是多讀點書就更好了。”
這就是我的發言。謝謝大家
讀書經驗交流發言稿篇三
尊敬的學校領導、老師,辛勤的各位叔叔、阿姨: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我站在這個臺上,代表三(2)班的全體同學發言,并不是因為我有好的學習經驗,而是想借此機會給叔叔、阿姨、爸爸、媽媽說句心里話。
各位叔叔、阿姨,您一定對自己的孩子寄托著很大的希望吧!老師也同您們一樣,希望學生有出息。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培育,更離不開您們的精心愛護和配合,如果一旦失去了這些,我們的健康成長就會受到阻礙,我們就會走很多的彎路。為此,我真心希望您們能夠大力配合學校,讓我們得到真正的、有效的教育。請讓我在此向各位家長說件事:由于我的學習習慣差,自控力不強,所以我在此代表全班的'學生向爸爸媽媽們提幾點建議:
1、經常過問我們在校的學習情況。
2、教育我們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
3、根據我們的學習情況,提醒我們上課認真聽講。
4支持我們的課外閱讀需求,并建議我們購買好書,讀好書,使我們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5、經常和我們交流,談心,掌握我們的心理狀況。
我們有許多的缺點,但我們也有很多的優點:聰明、善良、活潑、有個性,人才不乏。我們有負責的老師,有家長的配合,有關心我們的學校。
因此,我們也會有好的成績。如今,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的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我們還應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相信,老師的辛勤培育下,家長的配合下,我們一定會成為優秀的人才!
我很感激學校的領導和我的老師,我更感激我的爸爸媽媽,感謝他們對我無時無刻的關愛,在此,讓我代表我班全體同學對在座的爸爸媽媽們說一聲:您們辛苦了!!!(敬禮)
爸爸媽媽們請您放心,我們一定會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學校、老師、以及您們對我們的期望。
謝謝大家!
讀書經驗交流發言稿篇四
尊重別人是自尊的表現,也是得到別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說:“敬人者,人恒敬之。”盡管在教師與家長的關系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但在人格上二者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所以在與家長交流的時候不要擺高姿態,覺得自己是老師就比家長高一等,尤其是面對所謂“差生”和“不聽話”孩子家長,盡量做到態度謙和,坦誠相待,推心置腹,給人可親可近的感覺,讓學生家長感到我們時刻為學生成長而憂,為學生進步而喜。
相信在每個班級里,總是會有幾個偷懶,時常不寫作業的學生。我們班也是。教育這樣的學生,單靠班主任的教育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遇到學生不寫作業,我就會聯系家長。聯系家長的時候,有幾個方面要注意:首先,不要讓學生自己叫家長,最好是我們打電話給家長請他來學校,以表現出我們的誠意,對問題的重視。其次,除意外緊急情況,請家長來校的時間盡量選擇他們有空,我們在校的時間,因為我們的學生大多都是外地生,他們的家長大多都是在廠里打工,如果你馬上讓他們來學校,會造成工作上的麻煩。以我的經驗,中午放學的時候最好,他們下班,我們下課,我們可以在學校等一下,家長就來了。第一次因為學生作業不寫,請家長來學校后,我不會馬上質問家長:“你家的孩子怎么作業都沒完成?你到底有沒有管?”因為你這樣問了以后,家長的回答無非就兩張,一種是像我們班的陳躍的媽媽,她會說:“老師我們管了,我每天下班都叫他先寫作業,但他偷懶,還是有些不寫!”還有一種就是我們班的陳玉峰的爸爸,過來直接說:“老師,這個孩子這么差勁,我們不管了,隨便他!”所以我叫家長來學校的時候,我習慣會先觀察家長的著裝,詢問他們的工作,了解他們上下班的時間。在確定家長有足夠的時間管學生的前提下,才會跟家長交流如何監督孩子完成做作業。我布置作業都會一條條寫在黑板上,然后學生都會抄在專門記作業的小本子上。現在的家長多多少少還是識字的,所以我要求家長每次學生做也寫完了,你不要光問不看,要對著作業檢查他的完成情況,看他有沒有認真端正地完成每一項作業。不過走之前我也會給家長一定的壓力,學生作業不完成一個是學生自己的問題,同時也是你們家長的問題,下次還出現不寫作業就要唯你們家長試問了。因為這些外地生家長以為只要把他們送進學校好像什么事情都是我們老師的事情,這些錯誤的觀念,要讓家長改變。這樣跟家長溝通以后,基本上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就會好很多。
讀書經驗交流發言稿篇五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五年級二班的xx,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交流讀書的經驗與體會。我與大家交流的題目是《書籍—心靈成長的搖籃》。
自從學校開展書香校園讀書活動以來,我受益匪淺,我的閱讀量有逐步的提高,我的眼界變得更加開闊,我也能在書本中找尋到真正的快樂。讀書成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學校開展的讀書活動期間,我讀許多書,有:《木偶奇遇記》、《青銅葵花》、《五三班的壞小子》、《愛的教育》、《草房子》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愛的教育》,因為這本書讓我明白愛的真諦。這本書是一個四年級小學生恩利科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他告訴我們愛比珍珠更寶貴,比糖果更甜蜜,比水晶更晶瑩,比群星更璀璨,愛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令人快樂,人人都想要而又用金錢買不到的感覺。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為它無影無形,所以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成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就是在愛中長大的,父母對我們的愛,爺爺奶奶對我們的愛,親戚朋友對我們的愛,老師對我們的愛。我們就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世界里。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珍惜這份濃濃的愛,讓它永遠和我們相伴。
我就是在這本書中尋找到愛的真諦,可見書籍是多么的重要啊!書籍是駛向文學海洋的一條小船,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熱愛書籍,品讀書籍,在書的海洋中去盡情遨游吧!
謝謝大家!
讀書經驗交流發言稿篇六
各位老師:
大家好!首先感謝學校領導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臺,讓我們互相學習,交流經驗。其實在座的每位班主任、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教學經驗。六年級是小學階段的終結年級,也是小學向初中過渡的中轉年級,六年級的學生在思想與行為方面變化很大。作為畢業班的班主任,談不上有什么經驗,今天利用這個交流的平臺,只能算是將自己工作的心得和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不足之處,還望多多指教。
讀書經驗交流發言稿篇七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確,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獲得豐富的知識;讀書,能引導我們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讀書,還能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本好書就像一艘航船,引領我們從淺狹的港灣駛向生活無垠的海洋。優秀的書籍可以讓我們盡情歡笑,讓我們莊嚴思考,可以讓我們奮發圖強,讓我們勇于創造!在書的世界里,可以領略廣闊的天地,欣賞壯麗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經,品詩詞歌賦;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長,眺望未來的瑰麗!
熱愛讀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華民族歷來提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華上下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明,正是通過歷代優秀的不朽的書籍,才得以薪火相傳!博大精深的中華
文化
才得以源遠流長!一個民族因讀書而興旺;
一個國家因讀書而富強;
一個人的一生因讀書而美麗。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周說過:“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發展離不開創新,要創新離不開學習,要學習離不開讀書。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面對洶涌而來的世界經濟知識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我們需要學習更多的新知識,需要練就更強的新本領。終身學習必將成為每個人的立世之本,否則,將會被社會所淘汰。故,讀書、學習、創新、發展就比任何時代都顯得更加重要和需要。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開卷有益!讓書籍,成為我們一生的朋友,在讀書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讀書中提高生活品位;在讀書中成長成才。
老師們、同學們,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作為實驗小學的一員,讓書籍成為我們的精神食糧,泛舟書海,親近書本,閱讀書本,為精神打底,為人生奠基;與好書為伍,與經典為友,享受讀書的快樂,譜寫詩意的人生,愿我們的校園書香飄溢。最后,我要把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話送給大家,以此共勉。“閱讀,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閱讀,讓博學和睿智拯救我們!閱讀,讓歷史和時間記住我們!閱讀,讓吾國之精魂永世傳承!”
謝謝大家。
讀書經驗交流發言稿篇八
1、家訪前,我們可以先告訴學生我們要去家訪,這樣學生會有心理準備,不會到時候見到;老師就跑。反而他們會主動幫家長先收拾房子,還會主動在問口迎接,或者直接帶你去。這點是一個家長后來告訴我的,說知道我要去家訪,平時從不動手的兒子,卻主動整理起房間。這點讓家長和老師都挺欣慰的。
2、家訪的時候一定要消除學生和家長認為“家訪就是告狀”的錯誤的定語。所以家訪的時候要注意這幾點:
(1)、家訪前老師要做好充分準備,做到目的明確。
(2)、要以平等的朋友身份與家長交談。
(3)、談孩子缺點時要注意方式。
(4)、交談時不要談及別的孩子。
(5)、交談完了要肯定約談收獲。
3、家訪的好處很多:成功的家訪不但能使老師和家長緊密聯系,共同研究改進教育學生的方法和措施,還有利增進師生情感,促進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在我三年的班主任生涯中,走訪了大批的家長,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在工作中得到了他們的大力支持。學校有任何活動,家長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值得欣慰的是,至今,已畢業生家長還經常打電話請我獻計獻策,協助他們教育孩子。進了初中的學生,也時常結伴過來看望老師,談談學習和生活上的煩惱和快樂,我們的關系已經從以前的師生演變成朋友的關系了。
讀書經驗交流發言稿篇九
在滾滾紅塵中,能夠坐下來喝一杯好茶,讀一本好書,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樂趣,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
我是七十年代出生的,讀中學時,喜歡看臺灣作家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瓊瑤的言情小說也記不清看了多少本。
今天,詩歌是論斤來賣的,但上世紀80年代詩人還是很火的。汪國真,是一位很有名氣的詩人,至今還記得他的一些在今天來看很淺顯的詩句,比如《熱愛生命》。
文學理論有這樣一句
名言
,形象大于思維,就是說,讀者能感受到作者也沒有感受到的東東。我想,只要是看過這部作品的人,一定喜歡,從中找到自己生活得剪影,而且一定有自己的收獲。
有個外國作家愛默生講過這樣一句話:“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凡是對你的心靈來說是真實的,對所有其他人也是真實的”。很欣賞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在這里,我談三點讀書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啟示。
一、讀書要雜
書的雜表現在:政治經濟法律文化自然地理等。
語文老師,要讀歷史。有句話怎么講的,文史不分家。
我曾經給~~級學生出題,考了明朝的歷史。
有學生說這是“最無語的語文”。
~~級上學期學的大部分都是明朝的文學。對于1644年我們要熟悉。
公元1644年,有三個皇帝。大明朝統治中國二百七十六年的最末一年;大清朝入主中原二百六十八年的第一年;大順朝建立的一年,也是滅亡的一年。這一年發生的事,決定了中國的歷史的走向。
要了解這段歷史,可以看《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1944年寫的,很好,我看了n遍。
我以為,史學和哲學對于語文老師,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缺一不可。我剛才提的《各自的朝圣路》就是很好看的哲學書哦。
“一切簡單而偉大的精神都是相通的,在那道路的盡頭,他們殊途而同歸。”――《各自的朝圣路》。
現在,大學里曾流傳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周國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贏得了無數讀者的青睞,從他的文字中我們收獲智慧和超然。
二、讀書要品
品就是鑒賞。
百家講壇大家喜歡看,易中天教授品《三國》很火。有一個原因,學者用通俗的語言品讀為大眾找到了欣賞的
方法
,給了大眾文學評論的啟蒙。《百家講壇》有一個叫孔慶東的老師,品讀金庸武俠《射雕英雄傳》中的愛情,有很精辟的見解。金庸的確是寫愛情的高手。
英雄美人式:郭靖黃蓉我們不說了。
最有味的是天慘地絕的愛情――楊過、小龍女。
他們實在是一對天殘地缺的愛情:楊過少一只臂膀,小龍女的第一次也稀里糊涂地給了全真派弟子趙志平,能寫這樣的愛情需要多大的勇氣!
還有梅超風。與師兄私奔,用現在的話說是為了愛情放棄了學業,黃藥師,一個名師,一個博士導師不要了,在江湖上興風作浪。當他們再次回到桃花島時,陳玄風問她:你后悔么?她說:你不后悔,我也不后悔。好一個癡情女子。
通過學者的品讀,我們不僅知道作品好,還知道好在哪兒。
其實,品讀也是在創造。
如:三個境界王國維,太經典了。巧妙借用詩句。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最后一個境界,是辛棄疾的詞,用一個超凡脫俗的女子來比喻自己不得志,也是人生的第三個境界。
三、讀書要思
思,就是思考,關照自己,聯系實際。思考后,最好要寫點東西。
書對我們是有影響的:
中國有句話: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您看,老的.看三國,豈不越發老奸巨猾,少年看多了,都喜歡古惑仔,陳浩南。
青歌賽的評委余秋雨說:書海茫茫,字潮滾滾,紙頁喧囂,墨色迷蒙,這是市場化、多元化的現代文化景觀,我們企盼了多年的,不要企盼來了卻手足無措,抱怨不迭。
有時候,我覺得,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此,我們讀書,我們要思考。以前,我和很多人一樣,讀魯迅的作品,知道了尼采就是個瘋子,梁實秋是個大壞蛋。后來才知道,我錯了。書讀多了,越發感覺無知。
有人把讀書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話的確有道理。
帕斯卡爾有句名言:人是會思想的蘆葦。人很脆弱,但思考讓我們偉大。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說:“讀書、獨立地思考書中的內容,是思想滔滔不絕的源泉。
最后,我想說的是,讀書后還要寫作,因為寫作讓我們的思考更趨于理性。
我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學生為什么寫不好作文?
我以為,這是我們的小學出了問題。問題是感覺的缺位。崔健的一首歌可以更形象地就說明我們當下我們的生活狀態。
我光著膀子我迎著風雪,跑在那逃出醫院的道路上,別攔著我,我也不要衣裳,因為我的病就是沒有感覺”。
這是一個感覺缺乏的時代,這個世界花兒朵朵,嫁人就嫁富二代,寧肯在寶馬車上哭泣,也不愿再自行車上微笑。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情逸致,對于一些人來說,早已蕩然無存。
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有更多的責任去關注學生的感覺,我們要給孩子們心靈的底子,就是要讓美留在孩子心中。唯有如此,我們的教育才能像海子的詩歌所說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謝謝大家!
讀書經驗交流發言稿篇十
大家好!
當耳畔還回蕩著同學們瑯瑯的讀書聲,撲面而來的是彌漫在校園里沁人心脾的書香,我們走進了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先生誕辰2557周年的紀念日,也迎來了我校第一屆校園讀書節。
讀書是美麗的。“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個高尚的人在談話”。書能引導我們與最優秀的人物為伍,使我們置身歷代偉人巨匠之間,如聞其聲,如觀其行,如見其人,使我們同他們情感交融,悲喜與共。
讀書是美麗的。皮日休說:“惟書有色,艷于西子”。讀書恰似溪間潺潺的流水,猶如天上散淡的白云,無羈無絆,閑適飄逸。讀書不再是漂泊者饑渴時的一杯水,也不是夜行人黑暗中的一盞燈,它是農夫收獲后在金色田野中的愉悅,是一家人在斜陽進晚餐的溫馨。
讀書是美麗的。古人司馬遷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我們更認清自身的渺小與淺薄,從而讓自己更發奮更努力。生活中可以缺少功名利祿,但不能沒有書,我們可以錯過豪華盛典,但不能失去讀書的機會。
讀書是美麗的。美麗不僅在于聽書傾訴,與書交流,讓書答疑解難,美麗更在于燈光親吻書頁時的脈脈溫情,風兒吹拂書頁時的沙沙聲響,人讀書頁時心無旁騖的安寧。
讀書令整個世界一起美麗。生命也因讀書而美麗。
讀書經驗交流發言稿篇十一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坐的各位同學,你和哈里波特飛天掃帚上遨游過嗎?你和馬小跳一起打退過偷花賊嗎?你和泰迪熊一起吃過蜂蜜嗎?嘿嘿,不瞞你說,我都試過!在哪里?嗨,當然在書里咯!我還知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精忠報國的岳飛……是媽媽從小培養了我這個愛讀書的好習慣,記得小時候,我經常拿著媽媽的英語教課書讀,常常把書倒拿著讀,媽媽看見我那么愛看書,就給我訂了《聰明娃娃》、《東方寶寶》等書,我再也沒有拿倒了,因為上面有許多娃娃,拿倒了,娃娃的頭就在下面,就不好看了。晚上,我讓媽媽讀《東方寶寶》書中的故事給我聽,慢慢地我也會講書中的故事給其他小朋友們聽。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讀書的層次與閱讀的方式也在提高,從《東方寶寶》雜志到四大名著,從《格林童話》到高爾基的《童年》都裝進了我的腦袋。讀書多了,讓我受益非淺。公主童話讓我懂得了善良;閱讀訓練營讓我學會了怎樣閱讀。
記得,我五歲那年,至外婆家過年,大年三十,我和哥哥、姐姐搶著坐上席,接著,拿起筷子開始吃佳肴,還
說說
笑笑,而外公外婆他們還站著等大姨、爸爸、媽媽,因為我們的無知,被大人看成不懂禮貌的孩子,自從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使我明白了“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的意思,我再也不做像以前那樣的事了。而且,我現在在家中成了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在學校是一個懂禮貌的標兵,在社會也是一個懂禮貌的小公民。小時候的我很愛惡作劇,有一次,趁爸爸睡著了,我給他編了一個小辮子,后來,爸爸給我買了《好習慣影響學生的一生》讓我讀,讀著讀著,我覺得很羞愧,認識我以前做得不對,之后,我改掉了做惡作劇的壞習慣,我的爸爸那可是看在眼里,樂在心里啊!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錯。以前,我最討厭寫作文,每次寫起作文我都頭疼,媽媽看了就給我買了《獲獎作文》,每天我都讀,還記一些
好詞好句
,漸漸地我愛上了作文,我寫得小作品,還經常被老師夸獎呢!多讀書,讓我的生活充滿快樂!多讀書,讓我的寫作進步!多讀書,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多讀書,讓我的知識越來越豐富!閱讀即然有這么多的好處,那么,同學們,就讓我們一起來讀書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