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高二會考政治試卷篇一
1.農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國民經濟中最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
(1)農業是人類社會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3)農業是支撐整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與進步的保障
2.由我國農業現狀決定:
技術裝備水平與勞動生產率水平較低,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差
農產品供給尤其是糧食供給處于基本平衡但偏緊的狀態
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體國情
3.由建國以來我國歷史經驗證明:農業發展快,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就快
農業基礎地位的重要性:
1.含義:粗放向集約轉變
2.核心: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3.走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道路:
(1)靠政策
(3)靠投入:資金投入和物質投入,國家、集體和農民個人共同投入
(5)靠產業結構調整
高二會考政治試卷篇二
1、二者作為矛盾特殊性的兩種情形,雖然都是講矛盾的不平衡問題,但有嚴格的區別。
(1)兩者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復雜事物中所包含的“諸多矛盾”相互比較而言,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則是就“同一矛盾”的雙方相互比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個,而次要矛盾則可以有多個;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2)兩者內涵不同。主次矛盾講的是復雜事物包括許多“矛盾體”,每一矛盾體可以稱為“一個”或“一種”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講的則是“矛盾側面”。正因為主次矛盾都是“矛盾體”,其內容都包含著矛盾的雙方,因此,主次矛盾又都有各自的主次方面。
(3)兩者的`作用不同。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發展進程,其原因是主要矛盾處于支配地位,起著決定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其原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過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矛盾的次要方面。
(4)識別的方法不同。主次矛盾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辦事情既要善于抓重點、抓關鍵,又要學會統籌兼顧。一般材料中有“中心”、“關鍵”、“重點”等字眼或意思都是講要抓主要矛盾或要求用主次矛盾的關系原理來分析。例如,“牽牛要牽牛鼻子”,“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矛盾的主次方面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要全面,抓住事物的本質和主流。一般材料中有“抓本質”、“抓主流”、“認形勢”、“識大局”、“辨方向”等字眼或意思都是講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或要求用矛盾主次方面的關系原理來分析。例如,我國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評價一個人的功過是非,形勢的好與壞。
(5)兩者的對立面不同。主要矛盾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與許多次要矛盾相對立而存在,以各種次要矛盾為自己的對立面;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相比較而存在,以矛盾的次要方面為自己的對立面。
2、二者的聯系。
(1)它們都是屬于矛盾特殊性的兩種情形,都在自己的矛盾體系中居于支配地位,都規定著事物的特殊性及其發展過程。
(2)分析主要矛盾,抓重點,主要是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為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的。
(3)二者在實踐中都有共同的要求,即都要求人們在認識事物解決特殊矛盾時,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反對和克服一點論、均衡論。
(4)二者都是和各自對立面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并依據一定條件互相轉化。
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既是重要的原理,又是重要的方法論。對此,應掌握以下幾點。
(1)關于主次矛盾的關系,要全面理解主次矛盾在復雜事物中的不同作用,對它們既不能等量齊觀,搞均衡論,又不能因抓重點而忽視次要矛盾,搞“單打一”、一點論。
(2)關于矛盾主次方面的關系,要注意二者對事物性質的不同影響,不能忽視矛盾次要方面對事物性質和發展的作用,不能認為事物的性質只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3)關于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這既是主次矛盾關系的要求,也是矛盾主次方面辯證關系的要求,它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點和主流,反對一點論和均衡論。
重點論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關系原理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抓重點則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發展過程時,要全力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以帶動其他次要矛盾的解決,它是主次矛盾原理的要求。
高二會考政治試卷篇三
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2、文化對人有哪些影響?
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3、文化對人的影響特點(重點)
(1)潛移默化的影響:
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能夠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審美水平、道德素養。這些文化影響既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發生,又是人們自覺學習、主動感悟文化熏陶的結果。因此,要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
(2)深遠持久的影響:
文化對人的交往方式、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4、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重點)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
5、優秀文化塑造人生(重點)
(1)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2)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而由此產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歷久不衰,激勵人們不斷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物質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滿足,優秀文化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作日益突出。
6、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
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
高二會考政治試卷篇四
1、勞動者的權利:是指勞動者依照勞動法律行使的權力和享受的利益。
(1)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
(2)取得勞動報酬。
(3)休息休假。
(4)獲得勞動保護。
(5)接受職業培訓。
(6)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
(7)提請勞動爭議處理。
(8)依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2、勞動者的義務:是指勞動者必須履行的責任。
(1)完成勞動任務――最基本的義務。
(2)提高職業技能。
(3)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
(4)遵守勞動紀律。
(5)遵守職業道德。
3、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勞動者在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不可分離,兩者是統一的。任何權利的實現總是要以義務的履行為條件的。
高二會考政治試卷篇五
一、做好學生思想工作,讓學生重視政治會考
高二學生大部分基礎差,學習習慣不好,有相對多的學生有厭學情緒,對學習漠不關心,這對
教學
來講是個挑戰。基于這樣的情況,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不厭其煩的動員學生,耐心教育引導學生上好課,做好練習,對核心知識要求學生題題過關。二、解讀會考標準,做到心中有數
認真研究會考考綱的知識點及適用性練習,以會考考綱為復習依據,把握會考的特點,通過解讀會考標準,把握考試的知識點、題型和試卷難度。根據會考標準的要求來指導自己的會考復習,抓住重點復習,進行針對性訓練及練習的講評,能減少復習的盲目性,提高復習效率。
三、
分階段進行系統復習最后一個部分名為“再一次問自己”,即把這個單元中的知識點再以問題的形式出現,提醒學生利用適當的時間比如晚上睡覺前以放電影的形式加強理解、記憶、消化。
在專題復習結束之后,會考復習的最后階段,我們計劃用綜合練習+課堂講解+背誦,這樣的方式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和提高解題能力。
附時間安排:
1、2021年11月1日-15日復習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2021年11月16日-30日必修二《經濟與社會》
3、2021年12月1日-15日復習必修三《政治與法治》
4、2021年12月16日-31日復習必修四《哲學與文化》
5、2022年1日-7日復習時事知識及模擬考試
高二地理會考復習計劃
高二會考不過會怎么樣
通用技術高二會考教學工作總結
高二化學會考知識點總結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