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雙減作業管理制度 我校雙減作業管理方案篇一
1、各教研組要將作業設計作為學科校本教研的重點內容,要基于課程標準,關注學科核心素養,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認知規律和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科學設計符合新時代育人要求、體現學校特點、適合學生實際的作業,凸顯德育實效、促進思維發展、提升體質健康、強化美育熏陶、培養勞動習慣。
2、各備課組要以實踐性、層次性、目的性、創造性為原則,以單元、學期或學年時間為單位,系統化設計具有校本特色的作業。包括選編、改編、創編符合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
3、各教研組要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把作業校本化研究作為提升課堂教學能力的突破口,以學科備課組或教研組為單位,采用骨干引領、集體研討的方式,探索最符合本學科特點、最能體現本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的作業。教研室要設置校本研究課題,引導教師對課堂作業、課后作業和課堂教學進行系統化、一體化研究,通過作業發現學生在知識掌握、理解應用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作業反饋為依據,改進教學內容設置及課堂教學方式。
1、要適時適量安排課后復習作業或拓展性作業、自主選擇性作業、預習性作業,減少學生的無效作業。堅持“三布置五不布置”原則,即“布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布置引導學生探究的作業,布置遷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業;不布置簡單的重復性作業,不布置強制的懲罰性作業,不布置占用學生時間超過合理限度的作業,不給家長布置作業,不布置手機作業”。
2、各班主任需掌握本班每日學生作業總量,形成作業清單,定期向年段報備,并協調不同學科課后作業的具體平衡工作。
3、初中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90分鐘。周末、寒暑假、法定節假日也要控制書面作業時間總量。
1、要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和課程方案,不隨意增減課程難度,不布置難度水平超過國家課程標準要求的作業。
2、要尊重學生學習的差異性、階梯性,合理設計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科學實施探究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以及跨學科綜合性作業。
3、要提高作業設計的質量,確保作業水平難度符合學生的實際,創新“研判試做+精講精練+精選分層”作業形式,推出基于校情和學情的“三單”(預習單、學習單、練習單)作業體系。
1、加強對作業批改的管理,所有學科布置的書面作業要做到全批全改,教師批改作業要正確規范、評語恰當,標注批改時間,統一批改符號。鼓勵實行等級制方式和使用個性化評語,評語應明確簡練,富有激勵性、針對性和指導性。
2、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將家長的簽字作為評判學生完成作業的依據。
1、教師要對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歸因分析,采取集體講評、面批講解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反饋指導。要幫助學生定期查找、分析作業出錯的原因,給學生留足糾錯時間和空間。
2、對學有余力的學生給予指導,對學有困難的學生加強幫扶,幫助學生在完成作業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要特別關注不能正常完成基礎作業的學生,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教育管理和個別化輔導,為他們順利完成作業提供必要的幫助。
小學雙減作業管理制度 我校雙減作業管理方案篇二
為進一步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作業質量,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在認真貫徹落實20xx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及省市縣教育部門提出的“輕負優質教育”的文件精神上,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特制訂本管理辦法。
1、鞏固和檢查功能:側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在對課本知識、技能的鞏固。
2、深化和提高功能:側重過程與方法,目的在于促進知識的形成和能力的發展。
3、體驗和發展功能:側重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整合,重在體驗和實踐。
1、鞏固性作業:以鞏固教學效果最佳值為數量標準,避免數量過大,次數失控,講求科學性,不搞無效的機械重復。
2、思考性作業:意在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不一定需要筆答。
3、實踐性作業:讓學生親自動手、動口、動腦,親自去做,親身體驗,培養操作與運用的能力。
1、在內容上突出開放性和探究性。除保留部分傳統型作業外,大部分作業的內容應突出開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學生解答問題時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實踐性和探究性,作業的答案要有一定的遷移性、開放性。
2、在容量上考慮量力性和差異性。既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又盡可能發揮學生的潛能。對學有余力或有特別興趣的學生可以設計不同形式的作業。
3、在形式上體現新穎性和多樣性。要改變單一的文字式作業形式,可以布置一些操作、實驗、口頭完成的作業;可以在課堂內完成,也可以在課外完成;可以由個人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4、在評判上重視過程性和激勵性。教師可以提供機會,讓學生參與到作業評判的過程中來。在評判結果上,每次作業選擇一定的比例,盡量使用激勵性語言和個性化評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
1、嚴格作業設計。作業的設計要符合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創新作業類型方式。適當選擇作業內容,加強作業完成指導,把握作業育人功能。
2、嚴把作業難度。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和課程方案,科學制定并認真落實教學計劃,不得隨意增減課程難度,不得隨意加快教學進度,不布置難度水平超過課標要求的作業。不從作業難度上增加學生負擔。
3、作業總量要適當。每天各科課外作業總量之和:七年級不超過60分鐘,八年級不超過80分鐘,九年級不超過90分鐘。能在課堂完成的作業不布置到課外去做,每節課保證學生10——15分鐘的動筆時間。
4、注重作業分層布置。作業的難度以中等學生的水平為準,提倡分層布置彈性作業。
5、布置作業要提出格式要求,強調書寫規范,獨立按時完成,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
1、教師必須及時檢查和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訂正,日期明確,保持一定比例的面批。每次作業的整體評價采取等級制,分a、b、c、d或優、良、合格、不合格四等,特別優秀的可用言辭給予鼓勵。教師批改時要給予評價等級,但不得出現只給評價等級而不批改,或既不給評價等級又不批改,只寫一個“查閱”等不負責任的現象。提倡運用激勵性評語,指導性評語。教師批改作業要注意示范性,教師書寫要工整,標點要準確,符號要規范。的眉批、總批評語要得體,指示要具體,富于激勵和指導作用。
2、批改時注意學生作業中的錯誤數量和性質,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并作必要的記載,作為課堂講評和改進教學的依據。個別學生的特殊問題可以通過面批面改加以解決。批改字跡要端正,寫點簡評,打上成績。
3、凡布置的書面作業要全批全改。全批全改的作業允許精批細改和一般批改相結合。教材中要求學生做的大小作業和配套練習,要全批全改,且必須由教師批改。批改要做到文中有眉批,文后有總批,有三分之一的詳批。
4、復習階段的單元測試題、期中、期末試卷全部由教師批改。
5、作業批改后要講評,錯誤要訂正,訂正后的.作業仍然要及時批改,且必須由教師批改。
1、作業本封面要寫清校名、班級、姓名、學號,注明作業本類別或編號。
2、學生作業要統一用筆,用鋼筆或圓珠筆寫作業。
3、各學科作業格式要統一,課與課、題與題之間空行、空格等要一致,由各學科教研組長負責協調。
4、教育學生書寫要規范,字跡要工整、清楚、正確、規范,字的大小、間隔要適中,保持簿本整潔,不亂涂亂畫和撕破作業本。
5、人手一本數學草稿本,使用要工整。各類作圖要用規定文具作畫,認真思考,細心落筆,盡量少涂擦。
6、學生作文本的首頁要建立作文目錄(序號、日期、題目、等第)。
7、錯題要訂正,規格要統一。提倡在原來的算式中訂正,其他作業本盡可能保留錯誤痕跡,以便復習反思。
8、指導學生建立作業“糾錯集”。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把基礎知識中那些最容易忽視的、最可能混淆的、自己的薄弱之處、考試的熱點問題等積累起來。查漏補缺,夯實基礎。
1、建立同班各學科作業布置協商機制。每天由班主任負責協調、控制課外作業量,確保每生每天課外作業學科平衡、總量合理。
2、學校要嚴格落實一科一輔規定。作業布置不依賴于輔導資料,嚴禁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學生另行購買教輔材料,不得強制要求或者變相強制要求家長打印作業。
3、規范作業布置方式。嚴禁在班級群(微信群、qq群、釘釘群)布置家庭作業,嚴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
4、學校建立每學期對學生作業本(含各種配套練習冊)批改質量情況進行兩次定期檢查與兩次不定期抽查制度。檢查記錄要素為:批閱次數是否達到要求,作業量是否適中,批閱認真程度,批語具體程度,書面整潔程度,學生書寫工整程度,批閱改錯及學生更正是否及時、是否準確,配練是否填完及檢查,收交面如何。檢查結果作為教師教學常規考核的重要內容,并及時總結,同時反饋于相關科任教師。
5、學校建立作業問卷調查機制。在作業檢查、抽查期間,學校開展作業問卷調查。從各班級隨機挑選學生就作業量、作業難度、批改情況、教輔資料等問題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作為教師教學常規考核的重要內容記入個人學期考核中。
6、學校每學年組織開展“優秀作業”的展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