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養殖業工作總結篇一
按照滬農林(xxxx號文件的要求和市林業養護項目工作小組的具體部署,經對我區沿海防護林、污染隔離林、水源涵養林等生態公益林進行了調研摸底,我區成立了萬人就業林業養護項目金山區領導小組、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區林業站。我委與區勞動與保障局、區財政局聯合制定了《金山區林業養護項目的培訓方案》,報區府批準,由其轉發了《區農委、勞動保障局、財政局〈金山區林業養護項目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2、做好林業養護社的籌建,養護工的招聘、培訓、上崗工作。
我委與勞動保障部門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工作方案批準后,區就業促進服務中心認真做好18個養護社的籌建和萬人就業項目相關政策的宣傳和解答工作,并負責養護工報名、招聘、錄用上崗,同時協助區林業站、各養護社負責人對報名人員進行初選。區林業站為主,區農校配合,共進行了17期的培訓,培訓人員1266人,上崗1165人。
3、做好養護社的管理和考核工作。
為了規范我區林業養護的管理工作,根據市相關要求和部署,結合我區工作實際,制定了《金山區林業養護管理機構職責》、《林業養護社考核意見》等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分工,加強領導,強化管理。在實際工作中,各養護社均為養護工辦理相關保險,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確保養護工的勞動合法權益。各社采取了分小組養護、考核和獎勵等方式來加強管理,確保林(綠地建設成果,達到養護要求。
4、做好項目的日常工作。
在林業養護工作中,我們工作小組經常與市林業養護辦、區勞動保障等部門保持聯系,主動請教工作推進中的有關具體問題。與兄弟區(縣溝通、交流項目進程中出現的問題、經驗和做法等,把各種信息、問題、要求等及時向領導反饋。真正起到了上傳下達的紐帶作用。同時,還認真做好每個月各養護社人員變動情況和養護補貼經費的申請等各項日常工作。
二、工作體會 通過二年的工作,我們的主要體會是:
1、萬人就業養護項目是擴大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的一項政府民心工程。
“三農”問題的根本問題就是要解決農民增收。林業養護既實實在在地解決了農民的就業,實行鎮保又切實解決他們的保障問題。因此,萬人就業林業養護項目的推出和相關政策的出臺,加上林業養護崗位特性和養護工作的季節性、特殊性,受到了郊區廣大農民的青睞,我區林業養護崗位報名人數3500多人,實際錄用上崗1165人。可見,林業養護崗位最適應郊區農民,是擴大郊區農民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的一條新的重要渠道,是一項深得農民響應的民心工程。
2、走市場化運作是養護社擴大業務,盤活經濟的必然方向。
目前,養護社除了享受市、區補貼資金外,都沒有其他經費來源,這給養護社日常運行中帶來了如何維持與發展的問題。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好現有的林(綠地建設成果,充分利用好現行的萬人就業項目的相關政策,我區部分養護社在區、鎮財政資金困難之下,開始著手于走向市場,向當地的外資、工業園區等單位簽定綠地養護協議,擴大業務,增加養護社的收入,同時,也積極爭取所在地政府的支持,管養好當地鎮區綠地。只有走市場化運作道路,才能更好地維護好養護社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養護工才能得到更多的實惠。
三、
存在問題 經過二年的工作,針對我區實際情況,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養護社日常工作經費難以得到保障。
目前,雖然部分養護社依靠擴大業務,向外資企業、工業園區簽定綠地養護協議來維持養護社日常工作開支,但是,絕大部分養護社仍依靠開辦經費來維持目前養護社日常開支,養護社日常工作經費難以得到保障,對林(綠地在養護質量、人員管理、養護工利益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響,不利工作開展。
2、林業養護和養護社的管理機制沒有健全和完善。
雖然已建立了《養護社考核意見》和《金山區林業養護管理機構職責》等制度,但這些制度與實際操作中的運用還有些差距。作為養護社,還缺少較詳細和完整的管理方法,而且各社管理工作參差不齊。隨著鎮行政區劃的調整,養護社也需要相互整合。區林業管理部門又缺少較完備的管理、考核機制、隊伍和技術規程,對如何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尚需探索。
范文僅供參考 感謝瀏覽
年養殖工作總結
年鄉鎮第二季度工作總結
養殖項目申請書
養殖項目策劃書
年辦公室個人第二季度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