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二十四節(jié)氣芒種是陽歷幾月份篇一
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75°時為芒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jié),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jié),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jié)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jié),即指忙于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播種、下地最為繁忙的時機。
芒種時節(jié)雨量充沛,氣溫顯著升高。常見的天氣災害有龍卷風、冰雹、大風、暴雨、干旱等。
1、雨量
芒種時節(jié)沿江多雨,黃淮平原也即將進入雨季,芒種前后若遇連陰雨天氣及風、雹等,往往使小麥不能及時收割、脫粒和貯藏而導致麥株倒伏、落粒、穗上發(fā)芽霉變及“爛麥場”等,使眼看到手的莊稼毀于一旦。
芒種后,中國華南東南季風雨帶穩(wěn)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時節(jié),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先后進入梅雨季節(jié),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
芒種時節(jié),水稻、棉花等農作物生長旺盛,需水量多,適中的梅雨對農業(yè)生產十分有利;梅雨過遲或梅雨過少甚至“空梅”的年份作物會受到干旱的威脅。但若梅雨過早,雨日過多,長期陰雨寡照,對農業(yè)生產也有不良影響,尤其是雨量過于集中或暴雨還會造成洪澇災害。
西南地區(qū)從6月份也開始進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節(jié)。此時,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區(qū)冰雹天氣開始增多。
2、氣溫
在此期間,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龍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區(qū),還沒有真正進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區(qū)的人們,一般來說都能夠體驗到夏天的炎熱。位于黑龍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00年30年間,最熱的一天37.1℃,就出現在芒種期間。
6月份,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的可能,黃淮地區(qū)、西北地區(qū)東部可能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但一般不是持續(xù)性的高溫。 在華南的臺灣、海南、福建、兩廣等地,6月的平均氣溫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氣濕度大,確實是又悶又熱,有時需要向公眾發(fā)布高溫預報,提醒人們預防中暑、空調病和急性腸胃炎。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同一節(jié)氣的氣候特征也有差異。我國中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雨量增多,氣溫升高,進入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jié),空氣十分潮濕,天氣異常濕熱。因此,在芒種節(jié)氣里不但要搞好雨期的田間管理,更要注意增強體質,避免季節(jié)性疾病和傳染病的發(fā)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
芒種節(jié)氣的具體食療、食譜方。
西紅柿炒雞蛋:
[配料]西紅柿300克,雞蛋3個,精鹽、味精、白糖個適量。
[做法]西紅柿洗凈切片,雞蛋大入碗內攪勻。
油鍋燒熱,先將雞蛋炒熟,盛入碗內;炒鍋洗凈,燒熱放油,白糖入鍋融化,把西紅柿倒入鍋內翻炒2分鐘后,將雞蛋、鹽入鍋同炒3分鐘,放少許味精出鍋即可。(糖尿病人不放白糖)
[功效]生津止渴,養(yǎng)心安神。
香菇冬瓜球:
[配料]香菇、雞湯、淀粉各適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鹽、姜、味精、麻油各適量。
[做法]香菇水發(fā)、洗凈,冬瓜去皮洗凈,用鋼球勺挖成圓球待遇用,姜洗凈切絲。
鍋內放入適量植物油燒熱,下姜絲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繼續(xù)煸炒數分鐘后,倒入適量雞湯煮開后,將冬瓜球下鍋燒至熟時,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幾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功效]補益腸胃,生津除煩。
五味枸杞飲:
[配方]醋炙五味子5克,枸杞子10克,白糖適量。
[做法]五味子和剪碎的枸杞子放入瓷杯中,以沸水沖泡,溫浸片刻,再入白糖,攪勻即可飲入。
★
二十四節(jié)氣芒種的來歷及氣候
★二十四節(jié)氣的芒種來歷及歷法氣象
★今年24節(jié)氣芒種的來歷和習俗
★2021二十四節(jié)氣芒種的來歷
★芒種這個節(jié)氣的來歷及氣候
★芒種節(jié)氣的來歷是什么呢
★24節(jié)氣中芒種節(jié)氣的來歷
★二十四節(jié)氣的由來及含義
★芒種節(jié)氣的含義及其特點
★24節(jié)氣芒種的來歷及歷法氣象
二十四節(jié)氣芒種是陽歷幾月份篇二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同一節(jié)氣的氣候特征也有差異。我國中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雨量增多,氣溫升高,進入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jié),空氣十分潮濕,天氣異常濕熱。因此,在芒種節(jié)氣里不但要搞好雨期的田間管理,更要注意增強體質,避免季節(jié)性疾病和傳染病的發(fā)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
芒種節(jié)氣的具體食療、食譜方。
西紅柿炒雞蛋:
[配料]西紅柿300克,雞蛋3個,精鹽、味精、白糖個適量。
[做法]西紅柿洗凈切片,雞蛋大入碗內攪勻。
油鍋燒熱,先將雞蛋炒熟,盛入碗內;炒鍋洗凈,燒熱放油,白糖入鍋融化,把西紅柿倒入鍋內翻炒2分鐘后,將雞蛋、鹽入鍋同炒3分鐘,放少許味精出鍋即可。(糖尿病人不放白糖)
[功效]生津止渴,養(yǎng)心安神。
香菇冬瓜球:
[配料]香菇、雞湯、淀粉各適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鹽、姜、味精、麻油各適量。
[做法]香菇水發(fā)、洗凈,冬瓜去皮洗凈,用鋼球勺挖成圓球待遇用,姜洗凈切絲。
鍋內放入適量植物油燒熱,下姜絲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繼續(xù)煸炒數分鐘后,倒入適量雞湯煮開后,將冬瓜球下鍋燒至熟時,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幾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功效]補益腸胃,生津除煩。
五味枸杞飲:
[配方]醋炙五味子5克,枸杞子10克,白糖適量。
[做法]五味子和剪碎的枸杞子放入瓷杯中,以沸水沖泡,溫浸片刻,再入白糖,攪勻即可飲入。
二十四節(jié)氣芒種是陽歷幾月份篇三
芒種時節(jié)雨量充沛,氣溫顯著升高。常見的天氣災害有龍卷風、冰雹、大風、暴雨、干旱等。
1、雨量
芒種時節(jié)沿江多雨,黃淮平原也即將進入雨季,芒種前后若遇連陰雨天氣及風、雹等,往往使小麥不能及時收割、脫粒和貯藏而導致麥株倒伏、落粒、穗上發(fā)芽霉變及“爛麥場”等,使眼看到手的莊稼毀于一旦。
芒種后,中國華南東南季風雨帶穩(wěn)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時節(jié),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先后進入梅雨季節(jié),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
芒種時節(jié),水稻、棉花等農作物生長旺盛,需水量多,適中的梅雨對農業(yè)生產十分有利;梅雨過遲或梅雨過少甚至“空梅”的年份作物會受到干旱的威脅。但若梅雨過早,雨日過多,長期陰雨寡照,對農業(yè)生產也有不良影響,尤其是雨量過于集中或暴雨還會造成洪澇災害。
西南地區(qū)從6月份也開始進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節(jié)。此時,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區(qū)冰雹天氣開始增多。
2、氣溫
在此期間,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龍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區(qū),還沒有真正進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區(qū)的人們,一般來說都能夠體驗到夏天的炎熱。位于黑龍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00年30年間,最熱的一天37.1℃,就出現在芒種期間。
6月份,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的可能,黃淮地區(qū)、西北地區(qū)東部可能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但一般不是持續(xù)性的高溫。 在華南的臺灣、海南、福建、兩廣等地,6月的平均氣溫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氣濕度大,確實是又悶又熱,有時需要向公眾發(fā)布高溫預報,提醒人們預防中暑、空調病和急性腸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