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余光中鄉(xiāng)愁讀后感篇一
余光中本是福建人,后來輾轉(zhuǎn)來到了臺灣。然而他的這首《鄉(xiāng)愁》感動了無數(shù)的華人讀者,紅遍了大江南北。詩中,詩人將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讓人們心靈為之一顫。
當時他才22歲,卻被國軍所抓。離別前夕,余光中對家人說“我會快去快回的。兩三年的光景,我就會回來團聚。”然而誰也沒有料到,他一別大陸好多年。他的母親在大陸這頭,默默地等待了漫長的半個世紀。然而,大海無垠,海上沒有一只扁舟將自己日思夜想的兒子送回來。她一直盼啊,盼啊,盼白了頭發(fā),盼干了淚水,直至生命的盡頭,依然沒有盼到自己的兒子。
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一段感人的片段。當年蔣經(jīng)國偶然看到路邊的一塊石碑,上面深深地刻著“我要回家”四個大字。這幾個字對我的感觸很深。當時這些有家不能回的老兵們,只能用這種方式來排遣自己的思鄉(xiāng)情緒。然而,從這四個大字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想要回到祖國大陸的決心。
“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zhuǎn)。”夢中,他們回家了。發(fā)現(xiàn)那里只有一片青草地。再望過去,只是一片汪洋大海。海的另一邊,是母親苦苦等待了半個世紀的云崖。那里,有母親流過的淚水,有母親踩過的腳印,有母親無奈的身影。想到這里,我的眼淚又情不自禁地掉落下來。
詩人想要表達的含義在詩中說不盡,道不完。那時詩人的心情,又有誰能深深理解呢?
余光中鄉(xiāng)愁讀后感篇二
離家有多少個風雨漂泊的日子,就有多少個想家的黃昏;離家有多少里不可逾越的路,就有多少里鄉(xiāng)愁的延伸;離家有多少個曲折,就有多少次淚蒙雙眼。再一次讀到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思緒就再一次回到了那個魂牽夢繞的地方。
如一只剛會飛的小鳥渴望投入藍天的懷抱,用雙翅劃出自己人生的美麗弧線,卻怕遇到狂風雨淋,一個帶著慈愛的聲音如一股強大的力量從您的嘴邊滑出:孩子,如果你是一只小鳥,就勇敢地用雙翅打造屬于你自己的天地,于是我學會了飛。
如一匹剛會獨立生存的小馬渴望投入草原的懷抱,用雙腿跑出自己奔跑的人生,卻怕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自我,一根能看懂人心事的目光如一根堅韌無比的擎天柱從你的眼中瀉出:孩子,既然你選擇了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于是我上路了,當我不經(jīng)意地回首時,我看到您滴落的淚,在屋舍的那根炊煙的伴隨下,顯得那樣的真實,真實得讓人感動,真實得讓您蒼老。
開始了離家的生活,失意時我想起您用鋤頭堅強地砍倒一個個葵花根如同不容阻擋地排除萬難,于是我不再失意;成功時,我想起每一次您拉著那頭黃牛從太陽里走出,如同平淡地送走今天,迎來明天,于是我學會了怎樣對待成功;淚落時,想起您鄉(xiāng)音濁重的話,男兒有淚不輕彈,使我知道我的淚是什么……
漂泊在異鄉(xiāng)街頭,沒錢的時候最想家,也往往在這個時候問自己,當我有錢的時候我會是那個最想家的人嗎?
會!我會的!家鄉(xiāng)您在精神上給我如此之多,您讓我學會了飛,學會了跑,學會了面對生活的種種,我無時不刻不在想您。您是我的精神源泉,更是家園。每逢佳節(jié)更是如此,但家鄉(xiāng)的距離讓我無奈,卻想起席慕容的詩句:曾在綠樹白花前,那樣的輕易的告別,二十年后的我魂魄夜夜夢歸故里。
冒著淋淋細雨,走出兩行走向家鄉(xiāng)的足跡,我渴望有這么一天,這種渴望強大如山崩,莊嚴如死亡。
余光中鄉(xiāng)愁讀后感篇三
讀一首好詩,如飲醇酒,其味無窮,久而彌篤。重讀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我才真正體會詩中那濃濃的鄉(xiāng)愁。
對于一個常年漂泊海外的游子,“鄉(xiāng)愁”便是他們心中永恒的主題。
幾筆平素的語言中,滲出的是濃濃的鄉(xiāng)愁。小時候,一張小小的信箋寄去了對母親的問候,帶去了一份鄉(xiāng)愁。長大后,一張窄窄的船票,那是與新娘的相聚,載去的是一份離別的鄉(xiāng)愁。后來啊,一方矮矮的墳墓,是那割舍不下的心,是那深厚的情愁!游子的心,誰能讀懂,這簡練的語言中又濃縮了多少的情感!從小時候的鄉(xiāng)愁到現(xiàn)在的鄉(xiāng)愁,同樣的鄉(xiāng)愁,不同的心情!從思鄉(xiāng)、思親升華到思念我們偉大的祖國。那一灣淺淺的海峽,隔斷了大陸和臺灣,但是它又怎能隔斷兩岸深情的呼喚、企盼和守候呢?那一聲聲從心底發(fā)出的呼喚,對大陸、對祖國母親的呼喚,對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呼喚,將怎樣震撼著中華炎黃子孫的心啊!
《鄉(xiāng)愁》,短短的四小節(jié),反復地詠嘆,道不盡的是鄉(xiāng)愁,凝聚的仍是鄉(xiāng)愁。
余光中用《鄉(xiāng)愁》這首詩來聊以慰藉,讓我感到詩人那種“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的悲壯,那種“思念故鄉(xiāng),郁郁累累”的沉重心情,這正是一顆游子的心哪!
讀《鄉(xiāng)愁》,是中國人與中國人在用心說話,在用心交流。讀了《鄉(xiāng)愁》,游子的那顆火熱赤誠的心便會呈現(xiàn)于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的心里。那是一個游子的鄉(xiāng)愁,那是一個渴盼祖國統(tǒng)一,與親人早日團聚的游子的鄉(xiāng)愁。他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更思念祖國。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游子能真正理解游子的心,同是中國人,我們流著一樣的血,忍受著同樣的痛,有著一樣的心情,也有著同樣的鄉(xiāng)愁,因為我們中國人有著一顆同樣的中國心!
鄉(xiāng)愁啊,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