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新加坡留學缺點篇一
實際上,是否進入新加坡公立學校就讀,也并不完全由aeis考試成績決定。
新加坡教育部明確表示,能否入讀還取決于考生報名填寫的學區是否有空余學額。
此外,如果考生被某所公立學校錄取但不去學校報到,將不能參加下一次的aeis考試。
aeis考試網去年聯系到133名接受過問卷調查的學生,了解到他們的錄取結果。統計顯示,各年級組別中,中學一年級以20.6%的通過率排在第一位,而小學二三年級考生的通過率以13.3%排在最后。
幾大隱憂
由于競爭激烈,不少小留學生不止考一次,在一次次備考、飛到新加坡考試中耗費大量精力。
即使好不容易考上了,小留學生還要面臨各種“水土不服”的問題。比如,語言方面,新加坡孩子從幼兒園起就說英語,中國孩子來了難免不適應。
就算平穩通過了語言關,小留學生可能發現一家人團聚好難。
他們的媽媽按規定可以來新加坡陪讀進而工作,而爸爸呢?
成長過程中缺失了父親的關愛,對他們意味著什么?
從父母的角度來說,寧愿分居也要送孩子來新加坡上學,當然是希望孩子能接受優質教育。但新加坡優質教育資源也有限, 一般外國人通過aeis考試只能進一般的學校,也就是新加坡人所說的鄰里小學。
這些學校的畢業生在小升初考試中,總體而言表現不及名校的孩子。一些中國家長只能想辦法讓孩子有一技之長,通過特招等方式進入好的中學,也是勞心勞力。
還有些中國家長因為中國學校學習壓力大而把孩子送到新加坡求學。
的確,新加坡小學下午一兩點就放學了,看似學習壓力不大。但新加坡小學從三、四年級就開始分流,把考試中表現優異的孩子招進“天才班”。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進“天才班”,把孩子從小就送到各種學校接受培訓備考,家長和孩子都壓力山大。
新加坡留學缺點篇二
aeis考試,全稱admissions exerci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由新加坡教育部于2010年開設。所有有意插班進入新加坡公立中小學的國際學生必須參加這一考試。
考試通常安排在9月底10月初舉行。
周阿婆外孫女參加的9月22日p2/p3級別考試,對應新加坡公立小學二年級和三年級的水平,考數學和英語兩門。
上午考數學,分30分鐘和80分鐘兩場,下午英語再考一個小時。所有試題都是用英文出的,學生涂答題卡作答。
9月22日中午,家長們聚集在考場外,等候進場接孩子吃午飯,然后參加下午的考試。
在考試中勝出的孩子,可以在明年1月新加坡新學年開始時進入公立中小學就讀。
初步統計顯示,今年參加aeisp2/p3級別考試的有約1300人,參加p3/p4的有約1000人,而參加9月20日中學三個年級入學考試的有約3000人。按國別統計,以中國人和印度人居多。
一名考生由家長陪同,進入aeis考場區域。
吸引小留學生
新加坡留學缺點篇三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在新加坡工作生活的中國人也讓子女參加aeis考試,個中艱辛也是一言難盡。
來自遼寧的施先生兩年前到新加坡唐人街牛車水開了一家中餐館。前不久,他把女兒從國內接到新加坡,在一所私立學校就讀。
他說,女兒7歲,班上還有十三四歲的孩子,都是從中國過來的。課上老師講英語,課下同學們之間講漢語。他女兒跟著大孩子學了一些不好的東西,學校課堂紀律也不好,所以他希望把孩子盡快送進公立小學。
來自福建的陳女士嫁給了一名新加坡人。她女兒在6歲前一直在中國生活,不會說英語。一年前她帶孩子來到新加坡,發現孩子入學是個大問題。
她女兒已經超過新加坡公立小學一年級的報名年齡,屬于插班生,所以必須參加aeis考試。
無奈之下,他們夫婦將孩子送到一所培訓學校。沒想到孩子因為基礎差,根本不適應,每天做作業連題目都看不懂,急得直哭。學費交了半年,孩子才上一個多月就退學了。
陳女士只好將孩子送到一所私立學校,讓她慢慢適應。她還聘請一名老師上門來給女兒做aeis培訓,一周上兩次英文課和一次數學課,每次兩小時。
陳女士在aeis固定考場新加坡博覽中心的一家餐廳休息,等候正在參加考試的女兒。
按照新加坡教育部的規定,外國人如果入學時滿6歲,可以直接申請進入新加坡公立小學一年級入讀。但是近年來,部分在新加坡上了幾年幼兒園的中國孩子并未被新加坡公立小學錄取,而是被告知要去參加aeis考試,這也壯大了aeis參考者的隊伍。
競爭激烈